晋能太阳能光伏企业集团(晋能光伏集团有限公司)
admin
2022-10-14 09:17:44

1958年,中国研制出了首块硅单晶;

1975年,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开始从空间降落到地面;

1999年,中国第一套3MW多晶硅电池及应用系统示范项目承建,拉开了中国产业化的序幕…

从产业追随者到自主引领者

从研制到产业化,我们走了将近40年。这个阶段中,我国的光伏产业还不够资格被称为“制造”。产量不足以及价格较高的原因,使得太阳能电池大都被应用在卫星电源中。但和向往星辰大海的航天事业一样,光伏人对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的意识已经逐步觉醒。

步入21世纪,国内外相关政策的出台,推动全球光伏行业的发展。中国光伏制造进入「学以致用」的阶段,利用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资金和市场等,迅速形成规模。从基础的产业化到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我们走了10余年。此阶段,我国光伏产业产能巨大,但当时中国的光伏产业上游缺乏制造工艺,下游缺乏电站技术,整个产业基本集中在光伏组件这一项。产量迅速扩张的背后,90%的原料依赖进口,90%的产品出口到欧美,90%的核心技术不在手里。如何提高技术降低度电成本,推动内需成为摆在光伏人面前的又一道难题?

2013年,正值光伏产业变革之际,晋能科技正式加入光伏制造队伍。2015年公司启动异质结中试项目,后成为我国首家实现异质结技术量产的中国制造商;2019年晋能科技异质结电池量产效率突破24.73%,当年即入选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全球光伏一级组件供应商,以实际行动助推中国光伏产业创新自主发展;2021年,晋能科技携手上下游企业共建创新生态,与金辰股份合作开发首台国产微晶异质结PECVD工艺设备,有效带动异质结设备国产化进程。十年磨一剑,晋能科技已从一个组件制造商,发展成为中国光伏制造产业高质量升级的引路探索者。

技术升级推动电力市场全面变革

2021年,全国新增光伏电站装机容量54.9GW,是2012年的12.5倍,累计光伏装机容量达到308GW,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为全球第一。从行业制造端来看,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和国内外市场的拉动,光伏装机需求爆发,中国光伏产业规模全面跃升,光伏技术频繁取得突破。

硅片方面,大尺寸和薄片化发展趋势明显。2012年,单晶硅片尺寸主要以125mm和156mm两种类型为主,发展到2021年,182mm和210mm的大尺寸硅片合计占比迅速增长至45%;而N型电池技术的迭代升级则使硅片薄片化进程加速,主流硅片厚度从21年的175μm降至22年的165μm,其中投入量产的N型硅片、电池片已基本达到150μm。晋能科技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已完成182大尺寸产线技改,并且大尺寸新产品一经推出便受到海外市场热捧,远销东南亚、欧洲等重要光伏市场。公司同步聚焦薄片化技术,经实验验证,在效率不变的前提下,晋能科技异质结电池硅片厚度从150μm减薄至100μm,有利于降低组件硅耗及硅片成本,进而带来度电成本进一步下降,为客户谋求更高装机收益。

组件方面,2021年,主流组件功率从2012年的245W大幅提升至450W以上,应用场景也在持续拓展。晋能科技PERC系列组件覆盖355W-675W,这是目前市场上整体表现最成熟的功率区间,应用方案灵活多变,广泛适用于大型地面电站及分布式、户用项目。晋能科技顺应行业光伏+发展概念,推出全域产品满足不同客户装机需求,先进技术加持下,在各种严苛环境下都可保持高质量的发电表现,是中国制造优质光伏组件的代表之一。

受益于光伏技术不断进步、电池组件效率提升、规模经济效应形成、原材料成本下降等因素,中国光伏度电成本迅速下降,光伏发电经济性显著提升。2012年,光伏度电成本超过0.8元/千瓦时,光伏发电上网电价除西藏外全国核定为1.15元/千瓦时。到2021年,光伏度电成本已下降至0.3元/千瓦时以下。中国电力市场正在经历光伏新能源带来的全方位变革,这都得益于以晋能科技为代表的技术驱动型企业,不断以技术创新突破光伏组件发电上限,为终端用户带来更实惠环保的绿色清洁电力,引领电力市场绿色普惠。

从追随到引领,从自我升级到产业变革,晋能科技的每一步都走在产业前、落在关键点,HJT异质结、PERC(发射极钝化和背面接触)、AI-BSF(铝背场电池)共同组成中国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浓墨重彩的一角,见证大国产业之崛起。站在新征程的起点,公司勇担国企发展责任,冲锋在双碳目标一线,践行技术强国,奋进能源转型,助力中国光伏产业致胜零碳未来,再创下一个十年辉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我国新能源汽车首超新车总销量一... 新华社北京11月11日电(记者唐诗凝)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1月11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0月份,...
兖矿能源(01171.HK):... 证券之星消息,11月11日南向资金增持300.86万股兖矿能源(01171.HK)。近5个交易日中,...
长安马自达亮相央视演播厅,新能... 11月11日,长安马自达携MAZDA EZ-60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第一发布”栏目,成为首个在央视...
中国近两年在新核准核电项目中引... 中国国家能源局法制和体制改革司副司长徐欣11日在北京透露,官方支持民间资本参股核电项目,近两年先后在...
原创 俄... 俄罗斯米格-31战斗机挂载“匕首”高超声速导弹 俄军日前在夜间组织大规模远程打击行动,动用包括两枚“...
李立浧院士:坚持智能化、透明化... 11月6日,广东省科协工程科技院士大讲堂暨服务产业科技创新院士专家佛山行在佛山市供电局举行。中国工程...
深科技:深耕电力计量领域推进A... 证券之星消息,深科技(000021)11月10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问...
严抓安全生产管理 筑牢能源保障... 11月11日,京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郭明星赴清洁能源所属京桥热电和京西热电,聚焦迎峰度冬供暖保障情...
特高压,能源大迁移的“骨干网” 要让西部的风光水火,把电稳定送到东部的千行百业,靠常规输电不够用,靠分布式也不够稳。特高压不是“更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