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上市公司跨界入局,储能到底是不是一门好生意(鍋氬偍鑳界殑涓婂競鍏徃)
admin
2022-10-27 13:23:45

“近年来,国家以及各省区相继出台了鼓励配制储能的政策,发展与储能相关的新能源政策红利明显。为抓住新能源的良好发展机遇,公司决定对天臣新能源增资5亿元,加快其南京锂电池生产基地建设。”――那个创造无数人童年广告记忆的南方黑芝麻集团跨界投资储能的公告一经公布,随即引发行业热议,股市更是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与之而来的还有深圳交易所的问询:要求南方黑芝麻集团说明是否存在“蹭热点”情形。

今年以来,储能市场异常火热,除了传统能源企业、电池企业延展业务布局外,环保公司、科技公司、食品公司、教育公司乃至房地产公司都跨界进入储能领域。储能热潮缘何而起?投资储能果真是一门好生意吗?

潜力赛道入局仍有机会

国内有“双碳”目标及新能源配储政策的助推,国外受能源短缺和电价飞涨等因素影响,储能俨然成为一个充满潜力的赛道,企业争相布局。

今年3月,永泰能源发布公告称,将与长江电力、三峡集团河南分公司共同出资在河南省投资建设储能项目,预计到2030年,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储能及其他新能源项目总装机规模达到10吉瓦。5月,以家电闻名的美的集团官宣进军储能领域,通过“委托表决权+定增”的方式拿下科陆电子的实控权,后者是国内最早一批进入储能系统集成领域的企业。8月,工程机械巨头三一集团在长沙成立三一锂能有限公司,业务包括电池制造、储能等,正式宣布进入锂电与储能赛道。10月,在线职业教育公司――ST开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麓元能材拟与杰瑞特、安睿科技和恒裕泰共同出资设立长沙开元商业储能公司,在储能业务领域展开合作。可以说,今年企业跨界储能领域的消息不断,市场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今年储能电池及材料领域的投融资事件多达120余起,投融资规模高达千亿元,更有20多家上市公司跨界投资。”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勇分析,资本市场的热情,一方面,源于对新能源、储能赛道的看好;另一方面,部分传统业务增长遭遇瓶颈,被迫换道超车。

“实际上,储能市场的火热盛况从去年就开始了,有两次投融资高峰:去年年底和今年7月左右。去年年底,国家能源局修订发布了《电力并网运行管理规定》《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办法》,新增了转动惯量、爬坡等辅助服务品种,基于此,资本市场尤为关注飞轮储能类短时大功率储能技术;今年夏季,全国多地出现缺电情况,大家对液流电池、压缩空气等长时储能技术的关注度走高。”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郑华指出,能源安全已提升至与粮食安全同等重要的战略高度,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支撑技术,储能值得布局且前景可期。

刘勇认为,尽管某些细分赛道已跑出头部企业,但储能市场格局尚未定型,新入局者仍有机会。

盈利尚难警惕恶性竞争

据了解,我国储能领域的竞争主要集中在电化学储能市场上,储能项目大多未形成稳定合理的收益模式。

“现在谈盈利还为时尚早,储能商业模式没有完全打通,补贴和税收政策也没有明确。”刘勇进一步表示,目前,储能电池的产能利用率并不高,部分企业产能利用率仅有20%,只有少数头部企业的产能利用率达到80%以上。重复的电池产能投资还将加剧对上游原材料的争夺,造成资源浪费。他提醒,跨界入局要谨慎,部分企业进入储能赛道存在炒作成分,这些企业没有足够的技术储备和专业的人才队伍,盲目想通过投资入局,难以保障储能产品质量。

有企业人士向记者坦言,借助资本实力,当前储能系统低价中标现象较为普遍。大量企业涌入很可能导致储能产品和系统的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易引发恶性竞争。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将拖累行业发展。

记者注意到,因投资领域与主营业务相去甚远,上市公司跨界多选择捆绑专业储能公司。“可以借助他们的技术和人才。专业储能公司能更好地专注技术和质量提升,也能分散投资企业的风险。”刘勇同时提醒,企业多元化经营不见得能保证稳定的资金流,储能项目投资规模较大,存在未知风险,加上经验不足,恐难以做好储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与运维,甚至影响项目的安全性。

郑华指出,储能业务不是一锤子买卖,资本看中的是长期趋势。企业不一定要亲自下场,可根据投资目的和资金实力布局,培育核心技术或扶持有潜力的企业。

明确标准提高准入门槛

在刘勇看来,我国储能行业仍处于商业化初期,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储能技术特性和差异性较大,通过技术标准来建立储能企业准入门槛是必要的,实现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洗牌在所难免。

上述企业人士同样建议,储能产业技术壁垒很高,应明确储能安全标准,提高供应商准入门槛,保证项目安全。

“要把储能事业做大做强,必须有真功夫、真技术,以及专注创新的人才队伍,知识经验的匮乏会对行业和发展形成一定程度的制约,而储能项目运行的大数据积累也需要时间分析总结。”刘勇认为,投资储能务必在技术标准上更胜一筹,务必在产品开发上拥有一套完整的知识管理体系和技术规程。

在刘勇看来,近年来,我国储能产业取得了长足进展,电化学储能基本实现全产业链国产化,产能规模足以支撑当下需求侧发展需要。储能技术其实是多路线的,各有独特优势和适宜的应用场景,像飞轮储能、液流电池储能、钠离子电池储能等领域产业链还不完备,需要进一步补链、延链、强链,需要有自主技术创新的企业加入。

刘勇的这一观点也得到郑华的认同。他进一步指出,我国各省市对储能扶持性政策有所不同,各地电力市场建设进展和交易规则也存在较大差异,除了关注技术本身外,对市场环境和政策动向的把握也极为重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乌克兰能源和司法部长因腐败案辞...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1月12日就一起涉及金额近1亿美元的腐败窝案发表视频讲话,称能源领域腐败“绝对不...
世界最大高空捕风伞成功开伞 我... 记者11月12日从中国能建获悉,我国首个高空风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核心装备——世界最大5000平方米高...
中国援古巴35兆瓦太阳能光伏电... 新华社古巴瓜纳哈伊11月12日电(记者蒋彪 王钟毅)中国援古巴35兆瓦太阳能光伏电站设备项目全部电站...
煤炭与新能源不是单选题 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的《关于推进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依托煤炭矿区资源要素大力发展新能...
新型储能助力全球能源转型 图为中企承建的科特迪瓦本贾利省的电池储能项目建筑工地。 (新华社发) 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
股市必读:淮河能源(60057... 截至2025年11月12日收盘,淮河能源(600575)报收于3.75元,上涨1.35%,换手率1....
股市必读:美能能源(00129... 截至2025年11月12日收盘,美能能源(001299)报收于12.78元,上涨0.95%,换手率2...
晶科能源获得发明专利授权:“背...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晶科能源(688223)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背接...
股市必读:长源电力(00096... 截至2025年11月12日收盘,长源电力(000966)报收于4.55元,下跌1.09%,换手率0....
运达股份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运达股份(300772)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