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领域稀缺的三环节一体化公司(多晶硅政策)
admin
2022-10-30 14:43:41

创出十年新高价格的光伏上游多晶硅领域再次迎来高层聚焦。国家发改委网站10月28日发布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健康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强调多措并举保障多晶硅供应能力,旨在纾解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产能、价格堵点,提升光伏发电产业链供应链配套供应保障能力,支撑我国清洁能源快速发展。

澎湃新闻注意到,围绕光伏产业链价格上涨和上下游协同发展,多部委自今年8月以来屡次发声。先是8月17日,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工信部10月9日发布消息,上述三部门有关业务司局在组织开展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对接的基础上,集体约谈了部分多晶硅骨干企业及行业机构,引导相关单位加强自律自查和规范管理。

高纯多晶硅是光伏产业链的核心基础原料。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受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产业链供给弹性不足等因素影响,多晶硅价格从最低不足6万元/吨大幅上涨。2021年底短暂回落后,2022年又重拾涨势,截至目前仍超过30万元/吨。

多晶硅价格持续上涨导致光伏产业链其他环节产品价格处于高位,硅片、电池、组件价格较年初已分别上涨29.3%、21.3%、5.3%。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开发项目的积极性,不利于光伏行业大规模、高质量发展。

在不久前三部门召开的集体约谈会上,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近期国内光伏产业部分环节产品价格持续急剧上涨,引发产业链供应链剧烈震荡,其中既有国际贸易环境复杂、新冠疫情反复冲击、下游需求大幅增长、各环节建设周期差异等原因,也有部分企业炒作哄抬价格、个别从业者囤积居奇等因素。

“在光伏发电装机预期快速增长的带动下,2020年以来产业链各环节生产供应趋紧,特别是多晶硅料供应紧张,终端产品价格出现较大波动并整体呈现上涨趋势,为后续光伏产业进一步降低成本和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带来了挑战。”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常务副院长易跃春认为,为了巩固光伏产业发展成果,促进产业链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从多层面、各环节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缓解供需矛盾,促使光伏产品价格回归正常水平。

提高多晶硅产量,是有效缓解产业链供需错配、为价格降温的关键。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在10月28日公布的《通知》中提出多项针对性举措“对症下药”。

在保障多晶硅合理产量方面,该文件要求保障多晶硅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供应、用电用水用工等,合理安排检修、技术改造等计划,确保已有产能开工率。

围绕创造条件支持多晶硅先进产能按期达产,《通知》提出,支持多晶硅企业加强技术创新研发,提升生产线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降低能耗水平,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优良率。推动建设项目按期投产达产。鼓励上下游一体化、战略合作、互相参股、签订长单,支持建设光伏产业园区。鼓励国有、民营等各类资本参与产业链各环节,有效限制低端产能无序扩张。

“创造有利条件促成多晶硅项目早投产、快提产,现有产能开足释放产能,增加供应量,能够改善零售市场的供求关系,引导硅料零售交易价格回落,把每月一议的长单价格带下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专家委副主任吕锦标对澎湃新闻说道。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还明确提出企业主动将多晶硅价格控制在合理区间的支持政策:鼓励多晶硅企业合理控制产品价格水平,在遵循公平竞争原则前提下,结合市场供需形势、生产成本及合理利润水平等因素,引导多晶硅等产品价格维持在合理区间,相关企业可享受政府支持政策,纳入政府及行业重点企业支持政策清单。

同时,充分保障多晶硅生产企业电力需求,对于主动控制多晶硅等产品价格水平的企业,有条件的地方,特别是绿电资源丰富的地方,支持其通过市场化方式降低多晶硅生产用电成本。“目前,对于产品价格控制在合理区间的多晶硅生产用电负荷,各地暂不纳入有序用电方案。”

《通知》还提出,鼓励光伏产业制造环节加大绿电消纳、完善产业链综合支持措施和加强行业监管,“严格贯彻落实价格法、反垄断法,加强市场监测,发现扰乱市场秩序的问题线索,及时约谈相关市场主体,推动依法合规经营;从严查处散布虚假涨价信息、囤积居奇等哄抬价格行为,以及达成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垄断行为,有力遏制资本过度炒作,维护行业公平竞争秩序。”

第四季度是光伏行业的传统装机旺季,也是上游供需关系的关键临界点。行业分析机构PVInfoLink数据显示,硅料新产能在四季度将迎来环比25%甚至以上的产能增幅,该增幅亦将成为2020年至今、三年来的季度环比最大增幅,同时硅料有效产量方面也即将迎来比较明显的上升。

吕锦标分析称,总体平衡来看,硅料供应已经不紧张。“这个月国内产量已经提升,整体供应量估计超过9.35万吨,年底前月供应量超过10万吨,足够40吉瓦用料需求。明年的(多晶硅)产能会再翻番到240万吨以上,实际供应量超过156万吨,满足600吉瓦的用料需求。”

在总体不缺料的情况下,他呼吁不能人为制造供应紧张氛围。“主要下游企业不要过度锁定长单,造成预期缺料的假相,同时长单采购的企业不要再到零售市场抢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华银APP上做白银订购不靠谱,... 华银APP上做白银订购不靠谱,百分之二十手续费的假期货骗局!
迅速辟谣!光伏小作文证伪,光伏... 截至2025年11月13日 10:24,光伏ETF(159857)盘中换手5.99%,成交1.71亿...
赤峰零碳产业大会发布全球最大A... 11月12日,以“构筑绿色新生态”为主题的赤峰零碳产业大会召开。会上,远景科技集团发布了全球最大、能...
电力服务助推京津冀最大冷链产业... 央广网天津11月13日消息(记者褚夫晴)初冬的津城阳光和煦,位于中新天津生态城中心渔港的正和食品生产...
电新重仓Q3总体上升,电动车、... 东吴证券近日发布电力设备行业深度报告:新能源汽车板块2025Q3持仓占总市值比重为5.28%,环比上...
招标股份:业务覆盖水利水电等多... 证券之星消息,招标股份(301136)11月12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
特变电工在海南成立能源投资公司 人民财讯11月13日电,企查查APP显示,近日,海南绿矿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
永昌县市场监管局开展能源计量审... 金昌新闻网—金昌日报讯 近日,永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全县年能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11家重点用能单...
国家能源局发文力促新能源集成融... 11月1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能源集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到...
融发核电(002366)11月...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11月12日收盘,融发核电(002366)报收于8.01元,下跌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