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与新能源深度分析(新能源强制配储)
admin
2022-11-25 12:47:11

储能行业发展如火如荼。天眼查数据显示,近日,宁德时代储能发展有限公司成立,经营范围包括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及储能技术服务等。宁德时代发力储能再进一步。

近来,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企业不断获得储能大单。

储能大爆发与新能源强配储能密切相关。据中电联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近30个省(市、区)出台了“十四五”新型储能规划或新能源配置储能文件,大力发展“新能源+储能”。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勇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国目前强制配储的主要原因,是政策上考虑到未来可再生能源高速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了确保新能源发电得到充分消纳和电网稳定出力,避免弃风弃光。

不过,在储能狂欢背后,却是新能源企业在强配储能的过程中遭遇的高成本、利用率低等一系列问题,这导致相关企业积极性不高。

双碳目标下,“新能源+储能”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但在这个过程中,强配储能如何能更好发挥应有的作用?

强配储能高成本却难利用

近日,中电联发布了《新能源配储能运行情况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截至目前,各省规划的新型储能发展目标合计超过6000万千瓦,是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提出的2025年达到3000万千瓦目标的两倍。

在储能行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

上述报告就提到,相比火电厂配储能、电网储能等,新能源配储能利用系数最低。

对此,刘勇认为,一方面是储能项目并网调度细则不明确,地方落实不到位;另一方面是储能项目安全性没有得到严格评估和体系化认证,电网侧调度或许有心理上担忧。此外,现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还不高,对电网的冲击影响还小,我国电网的坚强性基本能得到保障。

而更大的问题在于不仅仅是投资率低,报告指出,新型储能成本高于火电灵活性改造、抽水蓄能等技术。当前新能源配储能的投资成本主要由新能源企业内部消化,叠加锂离子电池成本上涨,给新能源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营压力。

“对于储能电站的充放电价格,或者是储能电站如何参与调频调峰,电价与频次都需相对明确,这样才能够调动新能源场站的储能,积极参与到电力市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储能院副院长戚宏勋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最近一年来,受到电池原材料涨价的影响,储能成本迅速上升。有些企业的收益率受到限制,选择的产品质量也不太好,这也造成了有些储能电站的安全隐患频发。

强制配储比例有待商榷

除了成本高、难利用,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不少企业都提到,新能源强制配储比例有待商榷。

“储能配置规模的科学性有待加强。”三峡能源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部分地区将配储作为新能源建设的前置条件,同时采取“一刀切”式的配置标准,未充分考虑到地区风资源、太阳能资源以及电力消纳能力具有明显差异性,导致储能在电源侧的比例节节攀升。

中国核电相关负责人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要统筹考虑储能配置规模和储能调用频次,制定科学合理的储能配置比例、时长及总规模。制定保障性政策,保障储能以参与辅助服务为主要应用模式,同时保障储能在现货交易市场、解决弃风弃光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实际上,在今年4月份,国家发改委价格成本调查中心发布《完善储能成本补偿机制》的文章就明确指出,储能技术成熟度和实用性有待提高,部分地区将配套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发电项目的前置条件,但如何参与电网调度不明确,而且电源侧储能参与辅助服务市场条件不成熟,相关政策落地执行效果欠佳,部分配套储能利用率较低,新能源企业主动投资积极性普遍不高。

“配储后能不能得到调度、调度有多大空间也不明确,新能源配储大多是政策驱动型,主要还是为了拿到上新能源项目的“路条”,实际的市场驱动力还比较薄弱。”刘勇也进一步提到。

这意味着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配储能。

共享储能可突破困境?

尽管强配储能短期遭遇瓶颈,但长远来看,在“双碳”目标下,“新能源+储能”仍是大势所趋。

“储能是新能源发展的一个必然路径,新能源电力想要成为主要的电源,离不开储能。”嘉泽新能董事长陈波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配储势在必行,不过现在是考虑该如何配储的问题。

出现强配储能盈利难、难以市场化等问题的原因,主要还是储能的商业模式不够清晰,共享储能成为业内的新探索方向。

据了解,山东、湖南、浙江、内蒙古等多个省(区)陆续出台了储能建设指导意见,鼓励投资建设共享(独立)储能电站。

“共享储能”是指由第三方投资建设的集中式大型独立储能电站,除了满足自身电站需求外,也为其它新能源电站提供服务。它将原本仅服务于单一个体的储能服务于多个个体,通过科学的协调控制,为用户提供有效服务。

在陈波看来,发电侧储能不归电网直接调度,只是给电厂做了一个很小的储备,收益仅靠峰谷电价差,投资回报率低,发电侧建设积极性不高。短期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变成共享式储能,共享储能为电网平滑稳定运行提供了调峰、调频、调压的功能。共享每个电厂的储能集中到一起建一个大的储能电厂,该电厂由电网直接调度,调峰就可以有价差,这样就会有收益。让新能源和储能有效且有收益的结合起来,“新能源+储能”才能逐步变成真正的主力电源。

国投电力相关人士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正在结合新能源配储、共享储能等与合作伙伴一道,积极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在新型储能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百川能源(600681)11月...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11月14日收盘,百川能源(600681)报收于5.43元,上涨2.65...
6G布“眼”、3D造“心”、核... 近日,我国在6G通信、航空动力、核电控制三大硬核科技领域接连实现关键突破。从布设“通感一体”的6G网...
迎峰度冬能源供应有保障 我国北方地区已陆续进入供暖季,季节性用能高峰即将到来。“国家能源局高度重视冬季保暖保供和人民群众温暖...
中国电力(02380.HK):... 证券之星消息,11月14日南向资金减持116.2万股中国电力(02380.HK)。近5个交易日中,获...
中利集团:公司目前在美国本土未...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董秘您好,请问贵司在美国本土是否有子公司从事电力业务? ...
协鑫新能源(00451.HK)... 证券之星消息,11月14日南向资金减持3081.0股协鑫新能源(00451.HK)。近5个交易日中,...
绿色动能,智驭未来!山东新能源... 11月14日,购在中国·2025“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山东站)暨山东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枣庄滕...
中煤能源(01898.HK):... 证券之星消息,11月14日南向资金减持216.5万股中煤能源(01898.HK)。近5个交易日中,获...
共商融合 第七届能源互联网国际... 红星新闻网(记者 夏思扬)11月14日报道 11月14日,2025第七届能源互联网国际创新峰会暨20...
华电能源(600726)披露拟... 截至2025年11月14日收盘,华电能源(600726)报收于2.71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