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光伏保粮供能项目迎来首季水稻大丰收
admin
2022-11-28 21:27:34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广西公司光伏发电与主粮生产融合发展试验项目种植的首季水稻迎来大丰收。至此,国内首个光伏发电与主粮(水稻)生产融合发展的保粮供能创新模式试验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据了解,该项目位于广西南宁市横州市峦城镇新兴村、格木村,是国家能源集团广西公司与南京农业大学联合推进的光伏发电和主粮生产保粮供能创新试验项目,通过对非基本农田的旱地改造满足水稻种植条件。项目总装机容量30.16兆瓦,占地约500亩,试验田分为核心试验区和对比试验区。

项目采用新型LED补光灯,将光伏发电与水稻种植相结合,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同时,提升土地综合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强对新耕地的创造及农田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创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新模式。通过在光伏组件背板布置新型LED补光设备,减少光伏组件阴影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保证水稻产量。

南京农业大学农光互补技术负责人王鼎成表示,其负责的20亩试验田是对不同的光伏板排布模式以及水稻种植模式进行采样收益的测量,并找出一种最优势的生态模式。这种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能力和土地对光的利用能力,这种情况下光伏板和水稻同时产出,光伏板在发电的同时,水稻又可以产出更多的粮食,保证了粮食安全。

国家能源集团广西公司峦城光伏项目经理熊浩指出,光伏发电作为目前相对成熟可靠的,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之一,其发展受到用地规模的限制。而光伏发电和农作物栽培是实现人员减排和碳固定的重要技术手段和可行模式,研究其在粮食作物农光互补中具体的应用形式和效果,对扩大光伏发电规模、保障粮食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由于对建场平整度、坡度等要求,用地成为当前光伏发电大规模发展的主要瓶颈。本次启动的试验项目,是将光伏发电和主粮生产相结合,既能实现主粮保产,又能够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还是实现能源减排和碳固定的重要技术手段,不仅有利于超高效利用太阳能(光-电利用、光-主粮利用和二氧化碳固定),有利于土地综合利用和提高土地综合产出率,也有利于新耕地的创建和农田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创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新模式,助推保粮供能融合发展、创新发展,实效“1+1>2”的综合效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泰达股份子公司签署关于城市固体... 雷达财经 文|冯秀语 编|李亦辉 11月14日,泰达股份(000652)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天津...
从单兵作战转向集成融合 新能源... 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14日电 题:一度绿电的“跨省闪送” 新华社记者安路蒙 今年10月,来自内蒙古的...
新能源车购置税“免税末班车”或... “金九银十”购车季过后,新能源汽车市场热度不减,反而因一项进入倒计时的政策再掀热潮。近日,工业和信息...
徐州风浩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成立 ...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徐州风浩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陈冉,注册资本400万人民币,经营...
神马电力(603530)11月...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11月14日收盘,神马电力(603530)报收于43.83元,下跌5.6...
百川能源(600681)11月...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11月14日收盘,百川能源(600681)报收于5.43元,上涨2.65...
6G布“眼”、3D造“心”、核... 近日,我国在6G通信、航空动力、核电控制三大硬核科技领域接连实现关键突破。从布设“通感一体”的6G网...
迎峰度冬能源供应有保障 我国北方地区已陆续进入供暖季,季节性用能高峰即将到来。“国家能源局高度重视冬季保暖保供和人民群众温暖...
中国电力(02380.HK):... 证券之星消息,11月14日南向资金减持116.2万股中国电力(02380.HK)。近5个交易日中,获...
中利集团:公司目前在美国本土未...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董秘您好,请问贵司在美国本土是否有子公司从事电力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