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投资国际(中国能源走向)
admin
2023-02-15 12:18:00

近年来,能源转型投资逐年递增。研究机构彭博新能源财经近期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在可再生能源、电动车以及回收利用项目等领域投资规模达1.1万亿美元,比2021年增长31%,出现井喷式爆发增长,首次与传统化石能源投资相当。这表明全球的能源转型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其中,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的投资约为4950亿美元,依然是能源转型投资的最大份额,占全部投资的45%。

随着《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的签署与实施,减少二氧化碳已成为全球共识。各国纷纷出台减碳的政策法规,传统化石能源的投资收益率逐渐下降,新能源投资收益逐渐提升。

此外,俄乌冲突的爆发,直接影响国际原油市场的供给,导致石油价格节节攀升,严重影响国际能源安全,各国纷纷寻求能源替代。2022年,可再生能源投资比2021年增长17%,是近十几年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反映出国际投资者普遍对能源安全的担忧以及拓展避险途径。

我国成能源转型最大投资国

该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是迄今为止在能源转型方面的最大投资国,中国占全球投资总额的近一半,尤其是在钢铁回收利用、可再生能源以及电动汽车等领域。

大体量的中国经济需要足量、稳定和安全的能源系统保障。受到资源禀赋和技术的制约,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中长期占主导地位,这也导致我国的碳排放总量高企。双碳目标的提出对未来的碳排放总量和强度进行了约束,将倒逼经济发展的低碳转型。

“十三五”以来,我国加大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2021年非化石能源占比16.6%,清洁能源每年平均增长一个百分点,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25%,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将达到80%。

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促进绿色技术溢价的降低,使得可再生能源的成本持续下降。过去十年间,太阳能光伏的度电成本下降了88%,陆上风能和聚光太阳能成本下降了68%,海上风电下降了60%,可再生能源已经具有替代化石能源的竞争优势。

可以预计,随着可再生能源持续的大规模投资,能源替代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成本也会更加低廉,清洁、经济和安全的新能源体系将逐步建立。

国家相关配套在不断完善,市场导向的企业投资渐成规模,积极性不断提高。如国家能源集团全力发展新能源,2021年建设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达1390万千瓦。同时,国家电投也逐步成为全球光伏装机、新能源装机和可再生能源装机最大的企业,2022年上半年实现利润总额164.84亿元,同比增长9.19%。

年至2022年,部分上市企业的清洁能源发电投资项目平均内部收益率超过7.7%,新能源投资的可观前景促进更多企业的投资,加速了新能源市场化应用进程。

我国在新能源相关制造业投资占比最高

该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包括电动汽车和其配套设施的投资达4660亿元,占全部投资的42%,规模仅次于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同比增长54%,在所有领域中增长最快。其中,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投资远远超过美国和德国。

2001年,我国启动“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持续支持电动车产业、电动车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经过二十年的努力,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国和出口国。2022年,我国新能源车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新能源车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不断攀升。

我国是钢铁大国,钢铁的碳排放强度非常高。随着欧盟碳边境关税的即将实施,钢铁的碳排放将成为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组成。2022年,我国在钢铁的回收利用投资巨大,有助于减少钢铁行业的碳排放,提升我国重要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建筑是主要耗能领域之一,建筑节能任重道远。近年,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建筑能耗的限值,并运用绿色信贷鼓励超低能耗和净零排放的建筑改造。我国2021年底绿色信贷额余额达15.1万亿元。建筑节能培育节能服务新兴产业,2020年我国建筑节能服务总投资规模超过141亿元。此外,工业节能服务项目投资金额为337.1亿元。

2022年,全球新能源材料的制造产业及其供应链的投资总额为787亿美元,比2021年增长49.6%。该领域投资中,中国占91%,极大增强我国作为制造大国在未来新能源领域的竞争优势,培育孵化新的制造产业。

当前,与新能源相关的制造业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我国在该领域加大投资,将为我国在新能源的国际产业供应链中优势打下基础,提供保障。

新能源转型需要更多投入

新能源转型不仅是系统工程,更是长期持续改进的过程。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化石能源的使用已经有一百多年,非化石能源的转型刚刚起步。未来更多的清洁能源技术,像更清洁的氢能源和核聚变能源技术、智能电网、储能技术等还需要不断开发。

相关研究显示,2022年全球的氢能投资11亿美元,仅占全部投资的0.1%。另外,在储能、碳捕获等需要大量资金的领域,投资金额都不大。这类前沿技术的投资具有很大风险,短期内不能市场化,难以吸引企业进行投资。

在这些领域,政府可以准确把握国家战略,适时投资潜在能源技术,孵化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能源增长点。一旦技术趋于成熟,政府及时将技术推向市场,由企业投资将其转化为具有经济可行性的相关应用和研发成果,提高投资转化的效率。

只有成规模、有效益的能源转化投资,才能在国家宏观层面转化为低碳的环境和社会效益,在企业微观层面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和品牌价值,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特约撰稿人/李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美日针对“台湾有事”制定联合作... 今天(11月20日),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回看历史不难发现,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期的涉台错误言论并非偶...
广西“虎”周家斌被公诉,曾被通... 去年最后一个被查的中管干部因涉嫌巨额受贿被提起公诉。2025年11月2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消息,...
泽连斯基发文!“乌克兰正紧急应... 每经编辑|黄胜 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11月19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发文称,乌克兰多地正紧急应对...
请注意!今晚23点起,北京部分... 11月19日,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发布《海淀区北清路周边部分地区停水公告》。公告提示,为配合温泉水厂建设...
厦门象屿投资成立矿产能源新公司 人民财讯11月20日电,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厦门象屿矿产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亿元,经...
引爆蓉城!琏升光伏HJT多分片... 2025第八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展会于11月18日在成都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琏升作为全球领...
大秦铁路保持高位运行保障冬季能... 本报讯 随着气温骤降,作为我国西煤东运的主要通道,大秦铁路近期持续高位运行,日运量保持在120万吨以...
深圳能源招标结果:关于深能苏尼...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财产线索数据整理,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1月17日发布《关于深能...
节能风电招标结果:中节能昭平山...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财产线索数据整理,中节能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11月18日发布《中节能...
国家能源局山西监管办:全力筑牢... 本报太原11月19日讯(记者王蕾)近日,国家能源局山西监管办公室多措并举全力筑牢供暖季能源保供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