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绿色伙伴关系(中欧绿色合作伙伴关系)
admin
2023-05-09 15:22:20

近年来,以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推进以绿色低碳的能源转型为路径的碳中和进程被越来越多的国家纳入发展战略,也是国际社会达成的共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引发极端天气与自然灾害的频次不断增加和影响程度不断加深,特别是去年欧洲极端干旱和能源危机交织,给经济、社会、生态带来罕见的严峻挑战,进一步让全球特别是欧洲意识到以能源转型应对气候挑战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中国和欧盟同属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人类进步的两大力量,引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合作,推动中欧绿色能源合作不断深化,对维护双方共同利益,在国际上发挥应有作用,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应对全球性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中欧双方在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方面的政策共识构建了务实合作的政治基础。中国将生态文明理念和建设纳入宪法和国家总体布局,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庄严宣告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也是“十四五”时期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方面。

欧盟自提出碳中和目标以来,将绿色化和数字化并列为经济复苏和转型的两大驱动力。去年3月,欧盟委员会提出REPowerEU的能源保障框架计划,更新并提升了清洁能源发电、能源效率等领域目标。欧盟还发布《欧盟太阳能战略》等具体产业发展规划,继续努力在应对能源危机和气候挑战与绿色发展之间形成正向循环。在此基础上,中欧在能源、绿色经济、生物多样性等领域加强对话、推进务实合作的共同意愿愈加强烈,并形成共识。

双方政策沟通协调为绿色能源合作提供有力指导。在双方领导人的政治引领下,中欧不断深化能源领域合作对话的力度和层级。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同德国、欧盟领导人举行视频会晤,中欧决定建立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机制,打造中欧绿色合作伙伴关系,中欧绿色能源合作开启新篇章,深化了中欧务实合作。2022年7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同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蒂默曼斯举行第三次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双方进一步确认落实双方领导人达成的共识和各自绿色低碳发展的有力举措和明显成效。中国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与欧盟委员会等相关机构的对话和合作也不断深入。

产业优势互补构建绿色能源合作的坚实基础。中欧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和可再生能源产业两大市场,产业合作优势明显。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规模效应明显,在光伏、风电形成全产业链优势,如中国光伏硅块、硅晶片、多晶硅、光伏单元和模块分别占全球产能的98%、97%、72%、81%和77%,中国占全球风电涡轮机制造和组装产能的一半以上,在电池领域中国占全球电池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质等组件产量的60%以上,以及全球电池制造能力的近80%。

在欧盟持续扩大绿色转型目标背景下,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全产业链产品供应能力,有助于帮助其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特别是在新冠疫情等因素冲击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的背景下,中国可再生能源产品供应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2022年1―6月,中国对欧洲地区光伏组件出口量达42.4吉瓦,同比增长137%,占中国光伏出口的53.9%。

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表示,中国在降低全球光伏成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清洁能源转型带来了多重益处。此外,欧洲企业在绿色氢能等领域先发优势明显,在中国“十四五”时期全面布局清洁低碳能源建设的背景下,有望在中国市场收获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和订单。

重大项目合作是绿色能源合作落地的重要支撑。在双方合作意愿、客观发展需求和产业优势结合的驱动下,诸多绿色能源合作重大项目纷纷落地。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由明阳风电集团供应涡轮机的意大利塔兰托港海上风电项目正式投入运营;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建造和运营的克罗地亚塞尼风电项目落地,上海电气为该项目提供涡轮机;上海电力(马耳他)与马耳他政府合资投建的黑山莫祖拉风电站顺利竣工;中国建材工程集团承包建设的葡萄牙Solara4项目是欧洲单机容量最大的光伏电站。

这些项目标志着中国深度参与欧洲绿色能源项目,产业和设备“组团出海”成效显著,中欧在可持续基建项目第三方市场也显示出巨大合作潜力。在电池等绿色能源新兴领域,中欧之间强强联合的潜力巨大,如欧盟曾不断强调构建其本土电池产能的重要性,宁德时代计划在匈牙利德布勒森投资建设年产能100吉瓦时的电池工厂,是该公司继德国图林根州工厂后的第二个重大项目,借助匈牙利等中东欧国家与德国汽车产业链深度融合的优势,助力德国及欧洲汽车行业向电动车赛道转型升级。奔驰、大众等均有意愿成为宁德时代欧洲工厂的合作伙伴,匈牙利外交与对外经济部长西雅尔多认为,德布勒森项目将助力匈牙利进一步巩固其全球电池生产领军地位。

在全球能源供应形势持续紧张,气候变化冲击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中欧同为化石能源进口大户,推动能源和发展模式转型是应对挑战的治本之道和必由之路,双方合作潜力巨大、空间广阔,未来可在可再生能源合作领域基础上,深化能源效率、氢能、储能、热泵、碳捕集等前沿技术领域合作,破解绿色能源获取、储存、运输、产业运用和体系整合等方面的瓶颈,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东华联手造“奕境” 央企与科技... 11月20日,华为乾崑生态大会的现场镁光灯聚焦,东风汽车与华为乾崑联合打造的全新新能源汽车品牌“奕境...
江苏一对姐妹驾三轮车不慎坠河,... 极目新闻记者 张奇 11月22日,江苏苏州常熟市碧溪街道江枫苑小区附近,两名女孩驾驶一辆电动三轮车不...
辽宁一地通报16家严重违法失信... 近日 大连市民政局发布 2025年列入社会组织 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第一批)的公告 (大民公告〔202...
原创 只... 乌军最近在战场上可谓遭遇了"黑色24小时",根据俄国防部战报,乌军在短短一昼夜内就损失了1340名官...
高市早苗还没道歉,在台岛300... 自从说了那句“台海事关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后,高市早苗一直“装死”不认账,试图将事情糊弄过...
微创电生理压力脉冲电场消融导管... PulseMagic TrueForce/电掣此前已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绿色通道”,是国内首个配备盐水...
未来科学城能源谷高质量发展大会... 中新网北京11月23日电 2025未来科学城能源谷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北京市昌平区未来科学城能源谷召开。...
10艘!两省港航联手共建新能源... 11月20日,深圳魏桥新能源船舶有限公司万吨级近海新能源散货船建造项目举行签约仪式。安徽港航集团与山...
2025能源转型大会开幕,展出... 新京报讯 据“北京昌平”微信公众号消息,11月22日,2025能源转型大会在昌平区未来科学城“能源谷...
净利暴增285%!380亿光伏... 光伏行业的困境,阶段性地得到了缓解。 光伏玻璃巨头福莱特的业绩拐点,也已经到来。福莱特最新公布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