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束缚 让青年人才挑大梁
admin

【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

“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这样指出。

青年是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创新的未来。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为青年人才的成长铺路搭桥,不仅要有识才的慧眼、用才的胆识,更要有爱才的诚意、容才的雅量,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培养人才、使用人才。

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和生力军

“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新中国成立以来,心怀“国之大者”的青年英才,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头雁领飞、群雁紧随,攻坚克难、呕心沥血。1956年,作为沈飞集团前身的国营112厂成立了第一个飞机设计室,成员平均年龄仅为22岁;投身“两弹一星”事业的23位功勋科学家和中国导弹武器的12位总设计师,当时的平均年龄也不到40岁。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梯次合理、作用突出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正加速集结,释放出磅礴力量。2020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科技人才队伍中,35岁及以下的占52.5%;承担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研制任务的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1岁;长三甲系列火箭总体设计团队平均年龄不足30岁;华为5G研发主力人员平均只有29岁。

《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2020)》显示,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完成人的平均年龄为44.6岁,最年轻的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5岁。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实施情况来看,参研人员中45岁以下的科研人员占比80%以上,中青年科研人员的主力军地位更加突出。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正逐渐担当科技强国新使命,成为国家创新活力和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青年科技人才业已成为新时代科技创新战略发展的主力军、生力军和先锋军。

成长渠道有待畅通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培养使用青年人才不仅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是关系全局、关乎长远的一件大事,必须不折不扣地抓好抓实。

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有研究表明,自然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最佳年龄段是25岁到45岁。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解决问题是根本。我们不仅要从思想上重视青年科技人才,更要在行动上为他们纾困解难。

青年科技人才担纲机会少、成长通道窄、生活压力大等问题还一定程度存在。青年人才把精力过多投入到职称评审、项目申报、“帽子”竞争上,在薪酬待遇、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实际困难。

人才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党和政府要把青年人才工作摆上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位置,本着“人人皆是人才,人人都可成才”的理念,着力关怀青年、信任青年、培养青年,切实解决青年人才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免除青年人才的后顾之忧。

给英雄用武之地

科学发展规律表明,科技创新,贵在接力。一个国家想要在科学事业上实现从“追赶”到“引领”的转变,就要勇于发现青年人才、敢于起用青年人才,为他们脱颖而出提供舞台。

为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谋划顶层设计。体制机制是激发青年科技人才创新活力的根本所在,要从发现、培养、对接、任用、管理、评价、激励等多个环节创新工作机制,在产学研合作、创新创业扶持、科研经费使用管理、知识产权保护、荣誉表彰等方面配套出台或深化已有的青年科技人才发展支持政策。积极推动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向服务和协调转变,赋予科研机构、高校的青年科技人才更大自主权,在研发经费资助、重大项目参与、专家学者指导上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更多支持,对有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重点扶持。

遵循青年科技人才成长规律,助力其快速成长。青年科技人才工作的前几年是其能不能冒尖、能不能走到领域前沿的关键期,面对爬坡过坎的挫折与困难,需要外界的托举和助力。比如,大疆创始人汪滔,在创业初期举步维艰,正是得益于他的导师李泽湘的鼎力支持,其研发的飞控核心技术使公司快速成长为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巨头。对于这些拔尖青年科技人才,既要让他们在重大科技攻坚前沿经风雨、见世面,更要像育苗那样百般呵护、舍得投入,用团队集智攻关和老同志的言传身教,为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搭梯铺路架桥。

打造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良好生态。青年科技人才只有用起来才能挑大梁,用活了才能产生科研创新力。要用实际业绩、能力水平和创新贡献来考察选拔“挑大梁”的合适青年科技人才,要因才而用、才尽其用,要赋予他们在重大项目中对人力、物力、财力调用的话语权,在资源使用调配上给予充分的信任,运用火炬区、专业孵化器、留创园等创新综合体实现青年人才和科研项目的汇聚、匹配与优化,为他们当主角唱大戏提供广阔的舞台。

理解和重视青年科技人才的家庭责任,给予更多生活关照。近年来,一些地方纷纷从薪酬、住房、落户、子女入学入托、配偶就业等方面出实招、下实功,让青年科技人才毫无顾虑地潜心钻研。只有守护好家庭这个“大后方”,才能让青年科技人才安业、安身、安心,在科技攻关中“挑得起”“唱得响”。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新时代人才强国的号角已经吹响,青年人才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必须更加扎实地做好青年人才工作,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激励广大青年人才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挑大梁、当主角,不断为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作者:何玉芳 徐晓宁,分别系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日产全新新能源 SUV 谍照首... 日产全新新能源 SUV 谍照首曝 近日,有博主今天发布了一组日产全新新能源SUV的谍照,其称这款新车...
晋控电力:“有温度的关怀”凝聚... 本报记者 王佳丽 通讯员 任荣华 “这茶饮不仅味道好,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公司的关心与温暖,干起工作来劲...
江苏日升电力申请自动化电力施工... 金融界2025年8月1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苏日升电力机械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自...
大西南电力器材申请稳定性高的电... 金融界2025年8月1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自贡市大西南电力器材制造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
九丰能源(605090)202... 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九丰能源(605090)发布2025年中报。根据财报显示,九丰能源净利润...
股市必读:8月19日金房能源发... 截至2025年8月19日收盘,金房能源(001210)报收于15.42元,上涨0.13%,换手率3....
南方电网公司以技术和市场激活效...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算力需求及规模持续增长,算力正逐渐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负荷...
南方电网公司举办2025年第七...   南网报讯 8月15日,南方电网公司举办2025年第七期“知行学术厅”,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王绍...
“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所创造的...   南网报讯 8月14日,“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所创造的功能价值研究”课题研讨会在南方电网公司召开。...
全球首台500千伏植物油变压器...   南网报讯 8月15日,全球首台500千伏植物油变压器在广州500千伏增城变电站成功投运。该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