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到底有没有空袭伊朗,有没有轰炸伊朗的核设施?这是今天网友最关心也是最疑惑的事情,总结来说就是“如炸”,可以说炸了但又谈不上炸了。
如果只从效率来说,以色列确实比伊朗要高一些,大使馆被炸是4月1日的事,伊朗发起反击等到了13日夜里,可以色列的再一次报复,只让伊朗和全世界等了5天,而且4月19日还是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85岁生日。
问题是,这么一来一回,伊朗与以色列之间说冲突也好说示威也罢,竟然打成了回合制,还真有点像小孩子过家家。不过这事的后果可比过家家严重多了,在以色列的袭击发动后,以色列媒体和一些记者第一时间炒作,以军摧毁了伊朗的核设施。
4月19日凌晨,《纽约时报》报道称,他们得到了两名以色列国防部官员的消息,称以军向“伊朗的一个地点”发起了导弹袭击,但没有提到具体地点。
随后有消息显示,伊朗中部城市意伊斯法罕、叙利亚苏韦达省和德拉省、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和巴比伦省都在19号凌晨发生了爆炸,证明以军确实对这些地区的伊朗目标发起了袭击。
相比之下《泰晤士报》得到的消息可能更精确一些,声称伊斯法罕发生爆炸的地点是一个军事基地,很可能部署了伊朗空军部署F-14战斗机的空军基地。
作为当事人,伊朗法尔斯通讯社的报道则是伊斯法罕机场附近有爆炸,而且“似乎”伊朗军队启动了防空系统,也有视频显示伊斯法罕的夜空中有亮光闪烁,疑为伊朗防空系统在拦截战机或导弹。
叙利亚媒体的报道显示,叙利亚南部德拉省的遇袭目标,是叙利亚政府军的一处雷达站,伊拉克摩苏尔和埃尔比勒的居民报告,凌晨时分确实听到了战斗机的声音。
总之,目前的消息依然杂乱无章,但也隐藏着蛛丝马迹,那就是以色列确实对伊朗发起了反击,目标包括伊朗本土、叙利亚和伊拉克可能与伊朗有关的目标。而且方式也可以推测,以色列可能同时出动了战斗机和导弹,F-35I或F-16I战斗机袭击叙利亚的雷达站,防止行踪泄露,之后动用无人机对伊斯法罕这座世界名城附近的目标进行空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