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能源圈那叫一个热闹,法国总统马克龙又出来搞事情啦!他抛出一些所谓的“能源政策”,想在国际能源舞台上刷一波存在感。可结果呢,就跟闹着玩似的,一点水花也没溅起来。
反倒是中俄能源合作,稳扎稳打,一路顺风顺水,成了全球能源格局里的定海神针。
马克龙这次啊,想着对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加征超高关税,还想拉着美国和欧盟的一些国家一起干。
他这想法听起来挺牛,可实际操作起来,根本就行不通。
欧盟内部那简直就是一团乱麻。德国、匈牙利这些国家,和俄罗斯的能源合作那是绑得死死的。德国的工业全靠俄罗斯的廉价天然气撑着,巴斯夫这些大企业把生产线搬到中国,就是因为德国本土的能源成本高得离谱,实在没法搞下去了。
匈牙利更直接,和俄罗斯签了30年的能源长约,还说制裁俄罗斯就是自己给自己挖坑。意大利的埃尼集团也不管那一套,和俄罗斯的合作一直没断过。
所以啊,马克龙想让欧盟成员国都同意他的关税政策,那简直就是做梦。
再看看美国,态度也是模模糊糊的。2025年4月,美国有议员提了个类似的法案,可白宫根本就没搭理。
为啥呢?中美经贸关系那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美国企业心里清楚得很,跟中国对着干,最后倒霉的还是自己。
2023年中国反制美国关税的时候,特斯拉上海工厂和沃尔玛的供应链都被搞得一团糟。而且美国的能源企业还靠着中俄贸易赚了不少钱呢,埃克森美孚在俄罗斯远东的项目就是个例子。
所以,美国才不会跟着马克龙瞎起哄。马克龙这“如意算盘”,算是彻底打砸了。
和马克龙的折腾比起来,中俄能源合作那叫一个稳。2025年5月,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说,中方想多买点石油,俄方二话不说就答应了,每年多给中国供应250万吨,还会通过哈萨克斯坦把运输方案搞得更好。
这合作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早在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之后,俄罗斯就开始“向东看”,正好和中国的能源多元化需求对上了。从那以后,西伯利亚力量管道一期、二期项目一个接一个地上马,2024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量达到了1.08亿吨,占了俄罗斯出口量的一半。
更厉害的是,中俄贸易90%以上都用人民币和卢布结算,这就把美元体系给绕过去了,西方的制裁根本就没用。
就算马克龙想加征关税,中国企业随便找个第三国的油轮运输,欧盟海关根本就查不到。
西方的制裁在中俄的灵活应对面前,就跟纸糊的一样。
中国在能源安全方面那可是有长远打算的,所以马克龙的威胁根本就吓不到咱们。
在原油进口上,俄罗斯虽然是重要的供应方,但中国的能源来源可多了去了。中东地区的原油进口占了一大半,非洲的尼日利亚、安哥拉,美洲的委内瑞拉等,都是中国稳定的原油供应地。
就算哪个地方出了问题,山东地炼厂这些企业马上就能从中东、非洲等地补货,保证国内的能源供应不会断。
在能源品类上,中国对美国的依赖也没那么大。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原油只占总进口量的1.7%,液化天然气占5.4%。在石油焦和乙烷丙烷领域,虽然现在对美国的依赖度高一些,但俄罗斯正在使劲儿发挥自己的优势,填补这个缺口。
而且中国自己也没闲着,一直在研发替代原料,减少对单一来源的依赖。
这种多元化的能源安全布局,就像给中国的能源供应上了好几把锁,稳稳当当的。
马克龙这次这么激进,其实就是欧洲能源危机把他逼急了。
俄乌冲突这几年,欧盟失去了俄罗斯的廉价天然气,只能去买美国的高价液化天然气。这可把欧洲的工业和老百姓害惨了,工业成本高得离谱,老百姓的日子也不好过。
2024年德国巴斯夫把生产线搬到中国,就是因为德国本土的能源成本已经高得没边了。法国国内的电价涨到了每度1欧元,马克龙的支持率也掉到了30%以下,他提的“制裁中国”的建议,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他为了转移国内矛盾想出来的馊主意。
更搞笑的是欧盟内部的“双标”现象。
挪威石油公司用俄罗斯的油轮运货,啥事没有;保加利亚因为反对制裁,就被罚款75亿欧元。欧盟成员国之间在LNG接收站建设、过境费这些事儿上也是吵得不可开交,所谓的“团结”早就成了一句空话。
马克龙这次的折腾,就是欧洲能源焦虑的大爆发。
从全球范围来看,能源格局正在发生大变化,东方在崛起,西方在衰落。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进口国,2025年预计能占全球原油需求的五分之一。中国和沙特、伊朗这些国家签新的原油合同,在非洲搞油田项目,在能源市场上的话语权越来越大。
同时,中国还在大力发展新能源,光伏、风电技术都走在了世界前面。
俄罗斯呢,因为西方的制裁,把发展方向转向了东方。
2024年中俄贸易额达到了2448亿美元,能源合作成了双方经贸往来的核心。而西方世界呢,美国还想当老大,但在中美博弈中也是畏手畏脚的;欧盟深陷能源危机和内部分裂的泥潭,马克龙的“关税威胁”就是西方在能源格局变革中无力挣扎的一个笑话。
事实证明,马克龙这次的“能源牌”打得一塌糊涂,不仅没达到目的,还把西方的内部分裂和衰落暴露得一干二净。
中俄能源合作,那是基于实实在在的利益和长久的信任,不会因为外面的风言风语就动摇。在全球能源格局的大变革中,中国靠着多元化的布局、强大的市场韧性和越来越高的国际影响力,正朝着能源安全和自主的方向大步迈进。
而西方还想用单边制裁来维持旧秩序,那简直就是螳臂当车,迟早会被时代的车轮碾碎。
俗话说得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国际能源合作,还得是合作共赢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