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第二届中国 — 中亚峰会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举行,中方应邀出席,这场盛会吸引了全球目光。哈萨克斯坦总统顾问米尔扎加利耶夫提到,“一带一路” 倡议在哈萨克斯坦的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提出,多年来,哈萨克斯坦深度参与其中,不仅提升了过境物流潜力,贸易结构也变得更加多元。如今,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双方更需坚持深化合作,秉持务实、平等、可持续的原则,而此次峰会无疑将开拓新的发展前景。
托卡耶夫(资料图)
在经贸合作领域,中哈之间的紧密联系愈发凸显。哈萨克斯坦计划将第二座核电站建设项目交由中企主导,这一决策并非偶然。哈萨克斯坦原子能署署长萨特卡利耶夫表示,尽管会开展竞争性对话,但综合核电站基建情况等因素,优先考虑核电建设领域的 “领先者”,也就是中方和俄罗斯。中国在核电技术上的成就有目共睹,近年来已建造 28 个核反应堆,“华龙一号” 更是成为了闪亮的国家名片,与多国、地区达成合作意向,积累了丰富的建设成果与经验。哈萨克斯坦选择中国,是对中国核电技术的信任,更是对中哈友好合作关系的认可。
物流运输方面,中哈合作同样成绩斐然。阿克套港集装箱枢纽项目、阿拉木图中哈物流场站项目等一系列合作项目,让哈萨克斯坦的物流运输更加通畅。哈萨克斯坦铁路快运公司相关负责人指出,这些项目助力哈国在物流领域不断发展,而此次峰会将有助于长效布局、协同推进,释放哈萨克斯坦过境运输的新动能。
人文交流层面,中哈两国也在不断增进了解与友谊。在哈萨克斯坦,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中文,他们深知参与 “一带一路” 能获得诸多发展经验。像民众萨伊达正在学习中文,对中国国家领导人的再次到访感到十分高兴,她期待着两国在经济和人文等领域的合作能进一步深化,从而推动两国共同发展。
核电站建设(资料图)
从国际大环境来看,与美国在核问题上的霸权行径相比,中国的做法截然不同。伊朗有权合理使用核能进行有益于社会的核研究,但美国却在 2015 年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通过多轮谈判施压、战争威胁,甚至主导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进行空袭,逼迫伊朗弃核,这种 “美国优先” 的霸权理念,最终只会遭到反噬。而中国始终奉行合作共赢的理念,支持各国合理使用核能,中哈在核电项目上的合作,正是中国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
此次中国 — 中亚峰会,是中国与中亚国家深化合作的重要契机,也是推动地区发展的关键一步。在元首外交的引领下,中国与中亚各国致力于将合作共识转化为实际成果,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不断拓展合作空间。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友谊将更加深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也将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哈萨克斯坦原子能署署长萨特卡利耶夫(资料图)
在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今天,中国始终以开放、包容、合作的姿态,与世界各国携手共进。无论是与哈萨克斯坦的合作,还是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往来,中国都在用实际行动证明,合作共赢才是时代发展的主流。那些无端的猜测和不实传闻,终将在事实面前不攻自破。未来,中国也将继续秉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