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大证券微资讯
7月2日,光伏板块再次出现异动,BC电池、TOPCon电池、HJT电池、钙钛矿电池、BIPV等概念股集体上攻。多只光伏概念股盘中涨停,包括秀强股份、大烨智能、双良节能、凯盛新能、亿晶光电等。
光伏板块之所以出现大幅异动,供给面因素成为焦点。此前市场传言光伏玻璃企业计划7月集体减产30%,亚玛顿高管证实了光伏玻璃行业减产的消息。此外,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7月2日盘中触及涨停。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地梳理光伏行业最新状况,探索行业发展趋势。
1、光伏玻璃行业7月减产,光伏供给侧优化持续推进
日前市场开始传言,光伏玻璃行业7月将安排减产,减产规模预计将达到30%。回顾今年光伏玻璃价格变动,年初抢装带来光伏玻璃价格一度超过14元/平方米,然而随后光伏市场状况每况愈下,最终导致光伏玻璃6月价格快速逼近10元/平方米。
在行业出现大规模亏损背景下,光伏玻璃行业逐渐出现停产状况,直至本次市场传言光伏玻璃行业将出现30%减产规模。
根据中国证券报的报道,亚玛顿董秘表示光伏玻璃行业减产消息属实,产能出清有望帮助行业恢复健康发展。
根据证券时报的报道,早在今年5月,市场传言硅料过剩产能或将由行业前六大厂商收购,部分头部企业提议减产挺价。证券时报从业内人士了解到,的确有头部硅料厂商提出减产挺价的方案,但是方案能否执行存在变数。同时,也有业内人士提议停产一两个月来消化硅料库存,以此来缓解行业亏损状况。
事实上,2024年以来光伏行业一直在推动行业供给侧优化。2024年12月24日,全球高纯晶硅龙头企业通威股份发布正式消息,公司将逐步安排旗下公司永祥股份下属的4家高纯晶硅生产公司,阶段性有序减产控产。同一天,多晶硅巨头企业大全能源发布消息,将对部分产线进行有序减产控产。
通威股份下属公司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高纯晶硅产能超过90万吨。大全能源作为多晶硅龙头企业,拥有多晶硅产能30.5万吨/年。
2025年2月,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企业公平竞争座谈会,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隆基绿能等7家企业有关负责人围绕整治“内卷式”竞争进行深入交流。
在监管层及企业的共同努力之下,一季度光伏行业出现边际向好的变化。然而,光伏抢装潮消退之后,光伏产品价格再次重回弱势。在此背景下,如何进一步优化光伏行业供给,破除内卷式竞争,就成为摆在光伏厂商面前的重要话题。
2、光伏玻璃行业或迎机遇
光伏玻璃主要通过EVA胶膜与电池片、背板材粘合在一起,起到保护电池片、便于安装的作用。根据玻璃的位置不同,光伏玻璃又可以分为面板玻璃、背板玻璃。
随着拥有更高发电效率的双玻组件的兴起,背板玻璃日益成为重要的材料,而且逐渐替代传统单玻组件的PVDF薄膜。
光伏玻璃首先要具有一定的透光性,波长400-1100nm的光谱范围内要实现91%以上的透光率。其次,光伏玻璃还需要具有抗风能力,面对12级大风具有3倍的安全系数。
我国光伏玻璃行业起步较晚,2006年之前主要从日本旭硝子、法国圣戈班等外企进口,成本极其高昂。随着国内光伏产业的发展,光伏玻璃吸引了产业资本的关注。
2011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光伏玻璃生产国,占据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随后在欧美国家双反政策的影响下,国内持续鼓励光伏玻璃企业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我国企业的优势,并抢占了全球市场。据市场机构估算,中国的光伏玻璃产量占据全球90%的份额。
根据整个行业的价值链拆分,光伏玻璃约占光伏组件8%的成本。由工信部的统计数据可以发现,光伏玻璃是一个比较小众的行业,整个行业也呈现出“双超多强”的格局。
信义光能是光伏玻璃行业的龙头企业,市占率超25%。公司2024年12月太阳能玻璃生产线总熔量为2.32万吨/天,较6月2.7万吨/天出现了显著的回落。公司光伏玻璃产线也从原计划6条减少至4条,以应对行业寒冬。
另一家超级巨头则是福莱特,市占率超20%。2024年12月,公司在产产能为1.94万吨/天,还在印度尼西亚投资新窑炉。
除了这两家超级巨头,A股还有南玻A、拓日新能、安彩高科、海南发展、亚玛顿等公司从事光伏玻璃生产。
(本文首发于2025年7月2日)
来源:券商研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