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能闻(nengwen-21)
作者/曹恩惠
编辑/张伟贤 朱可鑫
图源/21能闻
多家能源电力国央企今年集中调整一把手,“跨界”调任增多。
能源电力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的基础产业。作为我国能源电力发展的“国家队”,能源电力国央企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能源转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创新能源电力科技应用等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
今年以来多家能源电力国央企一把手完成调整
制图:21世纪经济报道、公开信息统计
今年以来,我国多家能源电力国央企的核心职务(董事长、总经理)迎来集中性调整。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截至2025年7月3日,除中国能建外,本轮人事调整后我国主要能源电力国央企一把手已经全部到位。
集中调整时间出现在2025年6月,大唐集团、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中国航油以及中国能建(股份公司)等能源电力国央企先后进行核心管理层的人事变动。
公开信息显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是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公司,而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即中国能建),则是由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公司与其全资子公司电力规划总院于2014年发起成立,于2015年港股上市并在2021年登陆上交所主板。2024年,中国能建实现营业收入4367.13亿元,总资产达8690.05亿元,主营业务涵盖传统能源、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水利、生态环保、综合交通、市政、房建、房地产(新型城镇化)、建材(水泥、砂石骨料等)、民爆、装备制造、资本(金融)等领域,先后承建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三代核电等重大工程。
在选举产生新任董事长之前,中国能建副董事长倪真代行董事长、法定代表人职责。
6月27日,中国石化发布官方消息,侯启军出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而原董事长马永生则因年龄原因辞职。在出任中国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之前,侯启军担任中国石油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侯启军的到任,符合近些年来“三桶油”之前高管轮动的情况,但中国海油的“新帅”则是打破了常规。
6月6日,原中国大唐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传江,正式出任中国海油董事长、党组书记,这是中国海油有史以来首位非“三桶油”履历背景的一把手。对此,有业内观点分析认为,张传江在能源电力领域的“双碳”治理经验或将加快赋能中国海油转型。据悉,中国海油近些年来正在积极布局新能源业务,稳步发展海上风电,促进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
此外,今年6月,大唐集团、中国航油的新任总经理也相继到位——原中国华能董事、党组副书记李向良出任大唐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而在中国石化分公司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李炜则出任中国航油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事实上,从今年主要能源电力国央企一把手的人员变动情况来看,绝大多数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人选几乎都是外部调任而来,并且“跨界”情况增多。
例如,今年2月,国家能源集团和大唐集团一把手到岗:原中粮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吕军“跨界”调任大唐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而原大唐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邹磊则出任国家能源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节能环保集团的新任董事长、党组书记也是“跨界”而来——由原中国物流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廖家生出任。
目前仅有中核集团的一把手,是内部升任。
2025年5月,中核集团由原总经理、党组副书记申彦锋正式出任该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申彦锋是一名“核电老将”,在2020年调入中核集团公司前,其已在江苏核电公司工作已有23年。
整体来看,“跨界”调动的情况,给今年主要能源电力国央企一把手的调整情况增添了几分意味。而截至7月3日,中国能建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以及中国核电总经理仍空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面对即将到来的又一个五年发展期,主要能源电力国央企负责人或互访探讨合作,或开展专题调研。
6月24日,中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申彦锋到访中国石油,并与中国石油党组书记、董事长戴厚良举行会谈,双方就深化务实合作进行交流。
6月25日,国家电投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在青海围绕区域发展主题开展“十五五”规划专题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指出要清醒认识当前能源产业发展面临的复杂形势与挑战,深刻认识能源央企做好“十五五”规划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助力中国“3060”目标实现的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