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浩月赵
要止损、倒查、追责,就必须以权威调查给出一个添加剂溜进幼儿园、流向餐桌饭碗的明晰图示
没有比伤及幼儿,更让社会神伤的了。7月3日,天水市麦积区卫生健康局发布《情况通报》称,7月1日,麦积区市场监管局和公安分局接群众反映,查获一起某幼儿园违规使用添加剂导致部分幼儿血铅异常案件。目前,已对涉事幼儿园负责人立案侦查。
上游新闻记者从多名血铅异常幼儿家长处获悉,事发前一段时间,他们的孩子便出现恶心、腹泻、腿疼、肚子痛等症状。仅7月3日,西安市中心医院儿科住院部就已收治入院19名患儿。记者获得的患儿血铅检查报告数据显示,血铅数据最高的患儿有400多μg/L(微克每升),最低的也有300μg/L(微克每升)。有家长与患儿同时做了检测,血铅检查报告显示,患儿的血铅含量是家长的12倍多。
↑患儿在西安市中心医院的检查单据。图据上游新闻
根据报道,涉事幼儿园每个班有幼儿30名左右,共200多人。跨省入院的已超十数名,尚未住院的,以及暂无症状却不能排除后期有异的,不知道还有多少。“在当地属于较好的”私立幼儿园出现如此极端事件,着实令人费解。
医学研究表明,儿童血铅超标可能引发一系列身体和神经系统异常,严重者可能出现智力发育迟缓、贫血、肝肾功能受损、癫痫发作乃至脑病。其危害不可小觑,所以当地也紧急推出善后措施:200多份检测样本送至甘肃省疾控部门复检;相关专家和有关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快速开展流调溯源、医疗保障及调查处置等工作。
不过,目前盘桓在家长及公众心头的最大疑问是,到底违规添加了什么东西?
“家长暂未收到检测报告,也不知到底违规使用了什么添加剂”。在此背景下,要止损、倒查、追责,就必须以权威调查给出一个添加剂溜进幼儿园、流向餐桌饭碗的明晰图示。至少要查清楚,它是从何时混入幼儿园的,是师生皆受其害,还是只针对孩子营养餐?是管理不严的无意为之,还是有人主动作恶?背后是否存在见不得光的交易?有多少孩子受到影响,后续治疗救济方案是怎样的?
“对负有监管责任的相关部门将严肃追责”,当地的事后表态是必要的,但决心与力度如何,人们更期待看到惩办的具体行动。无论如何,事关幼儿身体健康,家长与社会公众都需要一个确切的交代。
类似事件让人痛心,但如何防止和避免,不能总被动于事后灭火。保障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必须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只有执法严格,食材加工、运输储存、销售使用等各环节都符合标准,才可以安心上桌入口。这应该成为食品安全坚不可破的底线。
反过来,这次事件出现后,超标来源不明的“迟滞”回应,是否说明日常监管处于缺失边缘?按图索骥的“毒源”分析咋还慢半拍?是哪一环出了问题,还是每一环都有松懈?是否还有分段监管、职能交叉、责任不清的九龙治水困境需要正视?某种程度上,“血铅异常”背后的这些治理问题更值得有关部门复盘与反思。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李晓亮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