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长春新民大街在万众期待中正式开街。华灯初上,这条承载着城市记忆的百年老街,在灯光的映照下焕发出新的生机,而这也离不开电力部门的精心保障与创新服务。
漫步在新民大街,除了历史建筑、绿化景观外,细心的市民会发现,街边的电力设施也悄然成为文化景观的一部分。
为配合街区保护提升,国网长春供电公司在保障电力供应的同时,巧妙地将电力发展历史融入街区设计。
51天内,4.8千米架空导线被拆除,7.27千米地埋电缆铺设完成,既提升了供电可靠性,也让街景更加整洁美观。
在新民大街的27座电力设施中,23座被赋予了文化展示功能。设计团队将原本单调的箱式设备围栏改造成集安全警示和文化传播功能于一体的微型景观,展示的老照片和图文内容,既讲述了长春首座220千伏变电站“老变”战火中重建发展的故事,也从电表的百年更迭中窥见国产技术和智能电网的突破发展。
就连警示标识和安全小贴士也经过精心设计,与街区的复古风格浑然一体,让市民在漫步中感受"电力与城市共成长"的故事。
"没想到电力设施也能这么有文化味!"一位驻足观看的市民感叹道。
夜幕降临,新民大街华灯初上,温暖的灯光不仅照亮了街道,更映照出这座城市在时代变迁中不断前行的足迹。
在这里,电力不仅是能源保障,更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的一道独特风景。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陈志文
摄影 陈志文
摄像 陈志文
初审:王伟光
复审:曲翱
终审:陈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