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压力测试”凸显能源转型成效
创始人
2025-07-10 09:02:43

近日,我国多地出现罕见高温,电力系统迎来严峻挑战。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创历史新高。江苏、山东等多省电网负荷接连刷新纪录。

在笔者看来,这样的高温天气无异于一场对能源系统的“压力测试”,从结果来看,清晰地展现了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取得的四个显著成效。

一是火电根基稳固,清洁转型提速。作为能源安全的“压舱石”,先进的火电技术筑牢了保供底线。以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建的北仑电厂一期节能减排改造项目8号机组为例,该机组采用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等前沿技术,供电煤耗显著优于行业标准,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更是远低于国家标准。以该技术为代表的清洁火电项目,在此次高温保供攻坚战中,依然稳居电力供应主力地位,充分证明了传统能源清洁化升级的成效。

二是绿电规模与韧性实现双突破。新能源正加速成长为电力供应的中坚力量。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份,我国风电和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突破16.5亿千瓦,超越火电装机容量。“风光”发电增长势头亦十分强劲,5月份,海南风电发电量同比激增456%;福建、四川、湖南三省光伏发电量同比增幅分别高达83%、51%和49%。此外,垃圾焚烧发电异军突起。例如,湖南军信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每日向国家电网输送约400万度绿电,可满足超100万名居民家庭生活用电需求。风、光、生物质等绿色能源与清洁火电协同互补,极大地缓解了高温天气下电力系统的保供压力,展现了绿电日益增长的规模与应对尖峰负荷的韧性。

三是储能“调节器”作用凸显,化解稳定性难题。新型储能被喻为“超级充电宝”,在用电高峰可放电发挥顶峰调节作用,在用电低谷可充电助力新能源消纳。例如,7月6日晚间用电高峰时段,在国网江苏电力调控中心的统一指挥下,江苏省93座新型储能电站集中向电网放电,最大放电功率达714万千瓦,实现我国最大规模新型储能的集中调用。这一实践生动展示了储能在顶峰保供、平抑新能源电力波动方面的关键作用。随着政策支持深化、调用机制优化以及并网服务完善,储能在保障电网安全和支撑能源转型方面的价值将持续释放。

四是特高压“大动脉”贯通,优化全国资源调配。面对今夏的高温考验,国家电网依托强大的特高压骨干网架,将跨区跨省输电能力提升至2亿千瓦以上,为电力稳定供应提供了强大支撑。目前,国家电网已建成39项特高压工程,其余重大项目也在稳步推进。这张不断优化的特高压电网,如同贯通全国的能源“大动脉”,极大地促进了能源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特别是为新能源的跨区消纳提供了基础保障,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系统性支撑。

综合来看,此次高温“大考”不仅验证了我国能源转型的阶段性成果,更清晰地勾勒出未来能源体系的演进路径:从火电深度清洁化到新能源全面规模化,从储能市场化应用到特高压网络全国化覆盖,这场深刻的变革,既是能源技术迭代的集中体现,也是能源生产关系的系统性重塑。其中,产业链上市公司作为关键推动力量,也将持续不断地为中国能源结构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股市必读:天富能源9月19日涨... 截至2025年9月19日收盘,天富能源(600509)报收于8.67元,上涨10.03%,涨停,换手...
股市必读:立新能源(00125... 截至2025年9月19日收盘,立新能源(001258)报收于7.01元,上涨1.74%,换手率1.7...
城燃行业面临三重挑战 综合能源... “随着社会进入城市更新和韧性建设的重要阶段,客户对服务品质的要求提高、政府监管和公众监督持续强化,以...
股市必读:中煤能源(60189... 截至2025年9月19日收盘,中煤能源(601898)报收于11.75元,上涨4.07%,换手率0....
“闭环”支撑全产业链,山东东营... 最近,由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完全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在山东省东营市风电装备...
汇聚50多国能源先锋力量,20... 9月18日-21日,以“深AI能源,数创未来”为主题的2025国际数字能源展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 这...
原创 邓... 石油地缘博弈正重塑全球能源规则:政治封堵推高地缘溢价每桶7~9美元,价格战却使俄罗斯损失4万亿卢布。...
广东发出罕见提醒:做好巨灾防御...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已于21日08时加强为超强台风级,11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
以色列被传清退中国工人?工人陷... 近日,以色列清退中国工人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在这场风波背后,是中国劳工在异国他乡复杂而微妙的生存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