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德勤发布《“十五五”时期中国能源行业关键议题》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解析未来五年全球能源发展的主线与趋势。
对于未来五年全球能源发展的主线与趋势,德勤预判“变”主要体现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深度调整,能源合作模式由全球化转向“区域联盟+战略资源控制”主导;全球能源供应格局加速演变,油气供应中心由俄乌方向向中东、美洲等地区转移,绿氢、绿电等新型能源贸易路线逐步成形;能源消费模式从“集中+稳定”转向“分布+弹性”;AI、大模型、边缘计算等技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预测、调度、交易、碳管理等场景,技术革命推动能源商业模式层出不穷。
在“不变”方面,《报告》研判,支撑全球能源系统运行的底层逻辑依然稳固。具体体现为,全球能源消费总量将保持温和增长;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主导地位短期难以撼动;能源转型短期内面临政策扰动,但长期趋势不可逆;能源安全与成本仍是核心考量。
发布会上,德勤中国能源、资源及工业行业主管合伙人吕岩表示, 化石能源转型过程中可见三大趋势:油气行业中长期需求仍将维持高位,能源巨头调整升级转型战略;化工产业高端化与产能外迁并进,中国凭借产业链与市场优势崛起为全球化工新材料产能重心;煤炭达峰尚需时日,调节电源与煤化工双轮驱动产业功能重塑。
针对未来五年新能源产业发展,《报告》给出五大趋势:新兴市场驱动新能源需求增长,系统解决能力与本地交付能力共同构成新能源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国新能源产业进入“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新周期,呈现市场化、智能化、多元化新特征;新能源发电进入全面市场化竞争阶段,将推动电价机制与商业模式双重变革;储能迈入高增长与市场化并进阶段,经济性提升推动商业模式创新;新能源产业主体下沉到地方,能源企业角色分工明确。
吕岩预判,“十五五”期间,中国能源行业在内需端将体现为,新能源发展从以设备部署为核心转向以系统稳定性、消纳能力与响应能力为导向的系统协同优化;外需端,欧美市场壁垒加高,“东南亚+中东+拉美”正成为中国能源企业新的外部支点。
对于上述变化,吕岩表示,迎接“十五五”,中国能源企业需要精准把握新的发展机遇,在优化产业结构与拓展全球布局中找到关键发力点,通过政策适应、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等多方面努力,全面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积极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