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 报导: 7 月 4 日,我国离岸距离最远的海上风电项目 —— 三峡集团江苏大丰 800 兆瓦海上风电项目实现首批机组并网发电。
该项目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东北方向海域,由 H8-1#、H9#、H15#、H17# 四个场址组成,其中 H8-1# 场址中心离岸距离 80 千米,最远点离岸距离达 85.5 千米,刷新了我国海上风电并网发电的离岸距离纪录。
项目概况与技术突破
项目总装机容量 800 兆瓦,共安装 98 台风电机组,配套建设 2 座 20 万千瓦海上升压站和 1 座 40 万千瓦海上升压站,预计今年 12 月底前实现全容量并网。
投产后,每年可生产清洁电能超 26 亿千瓦时,满足约 110 万个三口之家全年用电需求,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 237.56 万吨,相当于种植约 1.3 亿棵树。
面对外海涌浪大、天气条件恶劣、海底泥沙冲刷等难题,项目团队采用 “一机一案” 施工方案,借助自研气象预警平台精准锁定施工窗口期,高峰期超 1000 人同时在海上作业,攻克了远距离运输、复杂海况下的设备安装等技术瓶颈。
深远海开发的里程碑意义
这一项目的建成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从近海向深远海进军迈出关键一步。深远海海域年平均风速可达 9 米 / 秒以上,发电小时数显著高于近海,具备更大的开发潜力。
项目的成功验证了我国在深远海风电开发领域的技术能力,为后续大规模开发积累了宝贵经验。
产业链带动与能源结构优化
作为江苏省重点能源项目,该工程由三峡集团与江苏省国信集团等共同出资建设,大部分风机、海缆等设备在江苏省内制造,有力推动了当地海上风电产业链的发展。
其投产不仅为江苏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提供支撑,也为我国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注入绿色动能,助力 “双碳” 目标实现。
目前,我国海上风电已形成完整产业链,从上游制造到下游综合利用逐步完善。
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未来海上风电将进一步向深远海拓展,成为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