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发电量在2023年至2024年间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总发电量突破了312559.14亿千瓦时,年增长率为4%。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非OECD国家的强劲表现。
本文数据源自能源研究院(Energy Institute,EI)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2025》报告,虽然报告名称写的“2025”,但内容却是2024年的。
中国以超过100000亿千瓦时——达到惊人的100868.8亿度电,占据全球发电总量的近三分之一(32.27%),又一次遥遥领先。6.4%的增速也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市场份额还有提升的潜能。
这一数字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强大实力与蓬勃发展的经济活力”,这个体量不仅意味着中国每天要生产超过276亿千瓦时的电力,更代表着其对全球能源格局的深刻重塑。
中国电力产业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既保持着以煤电为主的传统能源体系的稳定运行,又在新能源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煤电作为电力系统的"压舱石"仍占据六成以上的发电量,而风电、光伏等。
可再生能源则以每年超过10%,部分年份甚至达到20%的速度在迅猛的增长,这种"双轨并行"的发展模式在全球范围内都堪称独特。换言之,中国电力产业的影响力早已超越国界。
从光伏组件产量占据全球八成份额,到特高压输电技术成为国际标准,中国正在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和装备保障。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电力建设经验和技术输出正在帮助这些国家快速提升电力供应能力。
越南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在中国技术支持下,其电力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发电量增速高达9.5%,成为全球电力增长的新亮点——2024年的发电量达到3035.88亿千瓦时,全球第16名。
然而,中国电力产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低碳转型,如何解决新能源消纳难题,如何平衡区域电力供需差异,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特别是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中国电力系统正在经历深刻变革,这种变革不仅关乎中国自身发展,也将对全球能源转型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正在探索的超大规模新能源并网技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经验,都将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宝贵参考。可以说,中国电力产业的每一步发展,都在为全球能源治理贡献着"中国方案"。
美国稳居第二,2024年的发电量达到46347.9亿千瓦时,全球占比14.83%,约为中国发电量的46%,这个差距反映出两国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的显著差异,同时也表明: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的能源实力也非常之强,而且它的电力系统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多元化的能源结构——天然气发电占比超过40%,成为最主要的电力来源,这得益于页岩气革命带来的充足供应。
煤电占比已降至20%附近,反映出美国能源结构的持续转型。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占比超过15%——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也较为强劲,特别是在德克萨斯州和加州等地区,新能源已成为电力供应的重要支柱。
美国电力产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基础设施老化问题,许多电网设施已运行超过50年,亟需升级改造。同时,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给电力系统带来严峻考验,2024年冬季的寒潮就曾导致部分地区供电紧张。
在政策层面,特朗普政府虽然不待见新能源汽车,但在发展清洁能源方面也有动作,但各州政策差异和利益博弈使得全国统一的能源转型路径仍存争议——与我国的能源转型相比,落后较多。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在核电领域保持领先,新一代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技术研发也处于世界前沿——目前来看,仅小幅落后于我国,这可能成为其未来电力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印度以20302.12亿千瓦时的发电量跃居第三,5.5%的增速显示出这个人口大国的工业化进程正在加速。作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大型经济体,印度的电力需求正随着制造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而持续攀升。
但值得注意的是,印度人均用电量仍不足2000千瓦时,仅为中国的五分之一左右,这意味着其电力市场仍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与我国相似,印度电力结构仍高度依赖煤电,占比超过70%。
这与其丰富的煤炭资源储备密切相关。不过近年来,莫迪政府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已突破7000万千瓦,位居全球前列。特别是在古吉拉特邦和拉贾斯坦邦等地,大型太阳能园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但电网基础设施薄弱、配电公司财务困境等问题,仍在制约着印度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如何在满足快速增长用电需求的同时实现能源转型,将是印度面临的重要课题。
俄罗斯和日本分列第四、五位,但两者的发展态势截然不同。俄罗斯保持2.4%的稳定增长,而日本仅增长0.7%,反映出后者经济发展停滞的困境。巴西以5%的增速攀升至第六位,成为发展中国家中电力增长的又一亮点。
2024年,加拿大发电量全球排第7、韩国第8、法国第9、沙特第11、伊朗第12、墨西哥第14、土耳其第15、我国台湾第17、澳大利亚第20、意大利第21、南非第23、菲律宾第33、以色列第46……
榜单中几个现象特别值得关注:越南以9.5%的惊人增速飙升至第16位,菲律宾也实现了8%的高速增长,这些东南亚国家正成为全球电力增长的新热点。相比之下,欧洲国家普遍表现疲软。
其中,德国发电量下降3%,第10名;西班牙下降0.4%,排第18名;英国下滑2.9%,仅排第19名;比利时发电量更是暴跌10.1%,排名跌至第48名,这些数据折射出欧洲去工业化的严峻现实。
总的来说,全球电力发展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呈现出"东方快、西方慢"的鲜明特征。未来十年,亚洲国家将成为全球电力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而发达国家则需要应对能源转型带来的各种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将发挥关键作用,帮助各国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同时,实现向清洁能源的平稳过渡。可以预见,随着全球能源格局的深度调整,电力产业将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尺。
而我国在这场变革中展现出的创新活力与战略定力,正在为世界能源转型提供新的可能性和发展路径——重心将继续向亚洲倾斜,而中国在这个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将愈发凸显。本文由南生撰写,欢迎转载、转发、评论、留言、分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