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张媛 薛超宇)秦皇岛地处渤海之滨,旅游资源丰富,每年旅游旺季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当地旅游业快速发展也使得用电负荷攀升,加之夏季高温、雷雨等极端天气因素叠加,电网保供压力增大。
2024年以来,冀北秦皇岛供电公司加速推进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依托自主开发的数字空间保电系统构建了电网设备自动巡检、配电变压器负荷智能预测等典型应用场景,推动电网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提升电力保供工作质效。
运行风险实时预警,保电全流程闭环管理。在秦皇岛供电公司北戴河保电中心,运维人员应用数字空间保电系统的负荷预测功能模块,可以“一键生成”北戴河地区未来24小时的负荷预测信息,提前预判电网运行风险。
负荷精准预测得益于秦皇岛供电公司自主开发的10千伏配电变压器智能负荷预测模型。该模型不仅能精准预测负荷,还能根据每次负荷预测结果与实际值的偏差,自主优化模型参数,不断提高负荷预测精准度。目前,北戴河地区单台配电变压器负荷预测偏差值小于5%,相当于给每一台配电变压器都安上了“负荷预警器”。
在负荷精准预测的基础上,秦皇岛供电公司开发了人工智能赋能保电应用,实现人工智能“值班员”、工单自动派发、作业智能管控3大管控模块智慧联动。
从精准预警到高效处置风险隐患,秦皇岛供电公司依托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了保电全流程智能化闭环管理,显著提升了保电智能化水平和响应速度。“有了数字空间保电系统,人力成本降低20%,响应速度却提升了1.5倍。”秦皇岛供电公司科技数字化部主任王慧斌说。
信息毫秒级回传,无人机巡检精准高效。秦皇岛供电公司组织技术团队加强攻关,依托数字空间保电系统开发了无人机智慧巡检模块。该模块采用最新的点对点隧道协议,实现无人机监拍画面毫秒级回传;接入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人工智能平台,能够实时识别输电线路26类常见隐患,识别准确率达95%以上。该公司还贯通了数字空间保电系统与“i国网”APP数据通道,可将隐患图片、隐患类型、地理位置等详细信息同步至巡线人员的手机上,助力巡检工作智能化升级。
变电站有“数字替身”,设备线上精益运维。3月,秦皇岛供电公司依托数字孪生技术,以河东寨变电站为试点建设虚拟变电站。虚拟变电站对站内设备等比建模,运维人员只需要线上点击对应的站内监控摄像头,就能直观查看设备运行状态,完成精细化运维作业,并生成巡检分析报告。依托数字空间保电系统内置的图像识别算法,运维人员在虚拟变电站巡检过程中可以精准识别设备发热等异常情况,进一步降低运维人员劳动强度和作业风险,支撑变电站设备精益运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