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气温不断攀升,贵州电网迎来了夏季用电高峰考验。面对挑战,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积极应对,通过优化电力调度,充分发挥存煤、蓄水、新能源发电及储能的优势,全力保障全省电力可靠供应。
进入迎峰度夏以来,贵州电网负荷需求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当前统调最高负荷已达2246万千瓦,与去年迎峰度夏期间最高负荷基本持平。各项准备工作充分、存煤蓄水充足,贵州电网供应能力充裕,预计迎峰度夏期间全网电力供应能力达2760万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10%,为迎峰度夏电力正常供应提供了坚实保障。
充足的能源储备,是有序有效有力保障电力供应的底气和前提。
——煤炭储备居于高位。贵州素有“西南煤海”之称,煤炭资源丰富,是电力供应的重要支撑。贵州电网公司通过加强政企联动,推动火电顶峰能力长期稳定在90%以上,截至6月底,贵州电网煤电存煤1116万吨,可用天数超66天。
——水电蓄能达峰值。贵州降水充沛,河网密布,水电资源同样可观。乌江干流上洪家渡、东风等7座梯级水电站组成的“水电联合调度系统”,作为“西电东送”的重要电源,实现了水能的高效利用。贵州电网通过深化“以煤换水”策略、持续开展水火风光储优化调度等工作,有效应对6月下旬多轮集中来水,蓄能提升近34亿千瓦时,截至6月底,水电蓄能98.6亿千瓦时,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作为梯级最上游电站,洪家渡电站监控室内,工程师指着监控屏说:“当前水库水位比去年同期高1.8米,相当于多储备了1.83亿千瓦时电量。”目前,贵州电网水电蓄能情况良好,通过持续高效运转水电运行联合调度机制,加强水电枯水弃水预警,优化主要流域生态流量保障方式,促进了水电蓄能“丰存枯用”。
——新能源装机爆发式增长,成果显著。上半年,贵州新增风电、光伏装机905万千瓦,其中风电153万千瓦、光伏752万千瓦,总装机突破3200万千瓦。安顺市关岭县瑞阳光伏电站正式投运后,每年可为电网输送3.2亿千瓦时绿电。这些新能源发电项目的不断推进,有效优化了贵州的能源结构。数据显示,新能源发电量占比从2024年的14.1%升至如今的16.4%,成为电力供应的重要支柱。
——新型储能同样不容小觑,取得新突破。贵州新型储能得以迅速提升,1-6月贵州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241.5万千瓦。以紫云县的独立共享储能电站为例,作为贵州省首个集中式大型储能电站,紫云储能电站以200兆瓦/400兆瓦时的规模展现了其强大的电力调节能力。电站每个电池舱可储存3440千瓦·时电,整座电站共118个电池舱,每天只需充电2小时即可储电38万度,相当于可满足5万户家庭同时用电。这一高效的储能模型,不仅有效平衡电力供需,还有助于减少新能源发电过程中的资源浪费。
有了充足的电力,民生就有保障。在贵阳市南明区,通过“环网柜+智能开关”改造,故障隔离时间从1.5小时压缩至3.9分钟。家住贵阳市花果园半山小镇的居民张俊菠感慨:“最近高温天气用电高峰,家里空调从没停过,连电压波动都感觉不到。”
城市电网实现“零感知”服务,农村电网同样也“动力足”。贵州电网公司持续发力,聚焦配变过载、低电压治理巩固提升,不断完善配变过载、低电压治理标准等一系列有效举措,保障迎峰度夏期间电力稳定供应,为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坚强电力保障。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用户平均停电时间降至2.9小时/户,较去年同期减少27.84%。(陈举、贺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