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武汉供电公司迎峰度夏重点项目沿江高铁武汉段正在进行放线作业。张恒摄
7月16日,武汉市气象局发布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信号,部分地区最高温升至41℃以上。当日14时11分,武汉电网最大负荷再创历史新高,达1786.81万千瓦。这也是今夏武汉电网最大负荷第二次刷新历史纪录。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国网武汉供电公司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面对武汉电网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的挑战,该公司凝聚政府、企业、市场多方力量,以电网建设之“硬”筑牢发展根基,以机制创新之“活”激发保供潜能,以民生服务之“实”彰显国企担当,不仅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保供答卷,更在能源革命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的新征程上,以高质量电网铸就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坚强砥柱。
筑牢迎峰度夏电网根基
早在酷暑来临前,电网建设的攻坚就已悄然铺开。
6月19日,武汉大雨如注。国网武汉供电公司项目管理中心项目二部副班长上官学昕冒着大雨,走进220千伏西边湾变电站110千伏配套工程电缆隧道内,查看变电站配电室和主变室设备的安装、调试。
雨水顺着安全帽檐淌进衣领,上官学昕抹了把脸,叮嘱工作人员:“距离冲刺迎峰度夏节点时间不多了,各项调试数据不能有丝毫差错。”
一场关乎民生福祉与经济脉动的电力保供战役,正在高温炙烤下全面打响。
7月2日至7日,武汉电网建设上演“五天三站”加速度:廖家堡、西边湾、军山三座110千伏变电站接连投运,为汉南经开片区注入强劲动能。
强电网,就是保供的“硬实力”。国网武汉供电公司迎峰度夏前已新增电网容量377万千伏安,新增供电能力相当于再造了一个光谷电网。
国网武汉供电公司还不断提速超高压建设。6月11日,“西电东送”华中地区重点输变电工程500千伏东新变调试送电成功,成为武汉市实施“特高压靠城、超高压进城”战略后首个投运的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每年可消纳清洁电能65亿千瓦时,为规划建设的6座220千伏变电站提供上级清洁电源。
7月16日14时11分,武汉电网最大负荷今夏第二次创历史新高,达1786.81万千瓦。张恒摄
7月中旬,500千伏江北变将投产送电,其配套工程将在8月底前发挥作用,能够有效解决东西湖区、硚口区、江汉区等区域供电负荷压力。
整个度夏期间,武汉持续上演高空银线飞架。10项主网、16项配网重点工程还将陆续投产,持续增强武汉电网整体韧性。
创新市场机制调峰保供
面对创新高的负荷挑战,国网武汉供电公司创新驱动,凝聚政府、企业、市场多方力量,探索出一条“分时电价来调节、精准响应市场化”的保供新路,显著提升了电网韧性。
7月7日晚10时,由武汉市发改委授权国网武汉供电公司成立的武汉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首次发起精准响应邀约,在汉口、洪山等区域通过市场化手段开展精准的负荷调控。
8日中午12时,武汉光谷综合能源服务、南京德睿特来电、三峡电能等三家虚拟电厂运营商积极参与,在受邀响应的1小时内,共调节近40家代理企业约15000千瓦的用电负荷。
创新的土壤源自政策破冰。刚出台的《武汉市虚拟电厂精准响应实施细则》确立“政府主导、电网主建、多元参与”机制,以政府补贴、市场化运行的方式邀请虚拟电厂运营商自愿参与精准响应。目前,武汉市精准响应每年预计兑付1000万元响应资金。创新不止于此,7月11日下午3点,在武汉市汉口火车站西侧的智能充电塔库,不少网约车司机正赶来充电。
在国网武汉供电公司的积极推动下,湖北省发改委出台相关通知,从7月10日至9月10日,武汉工商业充换电设施分时段电价中的低谷电价时段,从原来的中午12时到下午2点,临时调整为下午2点到下午4点。
由国网武汉供电公司监测到的充换电场站负荷曲线可以看到,武汉工商业充换电设施分时电价调整之后的首日,武汉电网的午间高峰负荷已经得到了转移,仅在12点一刻到12点半,负荷下降了约25万千瓦。
这一看似细微的价格杠杆调整,为电网平稳运行开辟了“软性”空间,预计全市可转移高峰负荷50万千瓦,效果堪比在核心城区新增5座满负荷运行的110千伏变电站。
织密城乡发展守护之网
国网武汉供电公司在东风社区铺设了2300块光伏板,预计年发电量可达200万度。张恒摄
步入武汉市东西湖区辛安渡街东风社区豫迁村,村中屋顶的光伏板在阳光下泛着银光。不远处,沼气发电机组与黄桃采摘园的风电机组协同运转,构成一幅“风光沼储”多能互补的田园画卷。
村民彭士军一脸喜悦,他家中安装了42块光伏板,能带来每年1500元的租金收入;丰美禾生态牧业有限公司建起2个足球场大的覆膜沼气池发电,预计企业年均增收超70万元。
2025年1月以来,国网武汉供电公司在武汉市东西湖区东风社区全力打造超大城市郊区农村能源革命示范点,目前已实现绿色电力100%覆盖,新增开发新能源光伏及风电总装机功率达1436千瓦,能够完全满足区域内的生产生活用电需求,而且形成了独立运行的微电网系统,村民们用上了环保、可靠的绿电,也明显提升了当地综合收入。
从城郊田园到核心商圈,国网武汉供电公司践行“办电便捷化、供电高质化、用电绿色化、服务普惠化”承诺的生动注脚,让电力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可靠支撑。
在武昌民主路商业区,供电网格员趁深夜负荷低谷走访商户,建立“一对一”直联渠道;在东西湖常青花园,电力抢修人员提前驻扎进小区,断电五分钟即复电,获得居民点赞。
一张张覆盖城乡的24小时服务网络,让电力保障既有速度,更具温度,还能助力经济血脉畅通。
在小米智能家居产业园,从受理到送电仅耗时2个月,3万千伏安的接电容量为企业发展提速;余家头水厂实现不停产增容至1.24万千伏安,有力保障了水果湖区域的供水安全;以黄陂佳海工业园为试点,联合政府、园区企业,通过专项用电体检、高层小区双电源改造等举措,提升城市产业园供电可靠性。
强电网、优服务、保供应,既保民生“烟火气”,也稳经济“大盘子”。
从冒雨抢抓工期的电网建设者,到深夜穿梭于街巷的网格服务者;从高空带电作业的“蜘蛛侠”,到幕后调度虚拟电厂的“智慧大脑”;从传统基建的硬支撑,到市场机制的软调节,国网武汉供电公司坚决扛牢电力保供责任,全力守护着城市电网安全运行的生命线,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强劲动力。(李月媛、吴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