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段伟朵 张克瑶】8月20日,河南省委书记刘宁到郑州航空港区调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情况,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陪同调研。
在中原大地上,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发展得如火如荼,成为推动河南工业增长乃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今年1—7月份,河南新能源汽车产量累计达37.51万辆,继续位列全国前十。
比亚迪,“结缘”郑州这几年
先看比亚迪在郑州的最新动作。8月14日,比亚迪郑州赛车场正式投用,这是全球首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综合性赛车试验场,涵盖体验、培训、赛事承办、新能源文化科普等服务。
“比亚迪在郑州打造全地形赛车场不是简单的场景叠加,而是汽车体验生态的重构升级。”业内人士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这映射出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过程中,汽车运动文化正在打破专业壁垒,走向大众化。
时间往前推10个月左右,2024年10月24日,比亚迪郑州迪空间开馆,这是比亚迪首个新能源汽车科普馆。大河财立方记者此前采访中,比亚迪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型空间项目对比亚迪有着战略性意义,郑州迪空间作为项目全国首店,希望能成为河南汽车工业文化的新地标。
比亚迪选择将赛车场、科普馆等重要项目接续“落户”郑州的背后,是比亚迪郑州生产基地的布局、发展、壮大。
2021年9月,河南省人民政府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37天项目开工,17个月顺利投产,创造了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的“港区速度”乃至“河南速度”。2023年11月,第600万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在该基地下线——比亚迪成为全球首家实现6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车企。
此前采访中,比亚迪相关负责人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比亚迪在郑州园区做了全产业链的布局,郑州基地的生产为提升比亚迪整体产能、保障交付作出了贡献。
郑州航空港,打造汽车之城
在比亚迪的龙头带动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在郑州航空港区快速发展——规划建设31.4平方公里郑州航空港汽车城,集聚了十余家知名车企、百余家零部件企业,覆盖全省90%以上品类车型及门类产品,整车产能超200万辆,全区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省比重超75%。
今年以来,郑州航空港区汽车产业不断注入新生力量,其中还包括不少国际资本。
2月28日,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与27家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签约。27个项目总投资75.24亿元,涉及电池研发生产、汽车零部件制造、智能网联技术、汽车租赁等多个领域。
7月29日,法国埃顿集团竞得汽车城片区内一宗工业土地,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研发制造产业,旨在建设以汽车零部件产业为核心的国际智能制造产业园。
8月6日,大河财立方记者获悉,由新加坡资本控股的汉象环能(深圳)控股有限公司在郑州航空港区成立全资子公司,计划总投资约23.5亿元,打造项目用于服务汽车城内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及物流企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郑州航空港重点培育的主导产业之一,围绕整车、核心零部件、汽车电子、通用零部件、汽车软件、汽车后市场全产业链,我们成立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挥部,并制定了极具竞争力的支持措施,加速形成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负责人说,相关项目的不断落地,不仅将为区域发展带来可观的投资、就业机会,也通过国际化的资本力量、领先的技术模式和创新实践,为郑州航空港区乃至河南省的绿色低碳转型、产业能级提升和新质生产力培育注入新动能。
首次跻身全国Top10
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跑出“加速度”
把观察的视角拉到更高的维度,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河南已实现多点开花、聚链成群。
郑州、开封等地形成了以比亚迪、宇通、上汽、奇瑞等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聚,洛阳等地布局了宁德时代等配套企业,南阳、鹤壁、焦作、新乡等地聚集了一大批关键零部件企业。可以说,河南已基本构建了完整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
8月19日,河南省统计局发布了7月份全省经济运行情况。其中,7月份全省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5.8%,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99.3%。
对此,河南省汽车行业协会秘书长李金保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汽车制造业增加值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全省汽车产量的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速明显高于传统汽车增速。汽车产量的增加,也带动了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不断集聚和配套环境的持续完善。
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的大背景下,汽车制造业以25.8%的增速远超平均水平,成为推动河南工业增长的重要力量,对全省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不容小觑。
在全国层面的产业版图中,不论是增长速度还是总体产量,河南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势头,都可圈可点。
今年2025年1—2月,河南首次成为全国汽车产量十强省份。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0.19万辆,占据“半壁江山”。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7月份,河南新能源汽车累计达37.51万辆,产量继续位列全国前十。
“近年来,河南汽车产业跑出了‘加速度’。”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不过,与全国其他汽车强省相比,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还有不少提升空间,比如整体产业规模还不算顶级,在研发投入和创新成果转化上,对比沿海一些科技强省,还有差距,部分地区配套基础设施有待继续完善。
新机遇下的质变跃迁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而河南,在这场“弯道赛车”的产业变革中,抓住了机遇。下一步,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如何更好发展?
此次调研,对于河南新能源汽车发展,也给出了清晰的发展路径——要抓住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历史机遇,发挥龙头企业、链主企业的带动作用,通过全要素优化配置和产业链深度协同,加快形成全链条生态体系,推动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质变跃迁。
“河南是我们在国内最好的市场之一。”比亚迪相关负责人说,从生产车到用户看车、买车、用车、体验车、玩车、赛车,比亚迪在郑州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闭环,这些对比亚迪集团而言,不论是本地市场,还是中国汽车文化的推广,都是非常有好处的。“希望这些投资对河南产业经济的拉动、汽车文化的推广,能有好的助力。”
“期待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能更上一层楼。”崔东树建议,技术创新方面,河南要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研发的投入,特别是智能驾驶、电池技术、电控系统等领域。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创新联盟,打造更高水平的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争取在关键技术上实现更多突破。
产业配套方面,进一步加强零部件配套产业发展,吸引更多高端零部件企业落户河南,提升本地化配套率。完善充电设施网络,在城市和高速公路合理布局充电桩和换电站,特别是要加快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充电设施建设。
产业协同方面,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协同合作,共同打造中原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积极参与国内国际产业分工,推动河南新能源汽车产品和技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责编:王时丹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上一篇:湘西州风电产业乘风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