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开发利用绿色清洁能源,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县风电总装机容量已达122.1兆瓦,年新增上网电量达2亿千瓦时,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和能源结构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8月15日,在梓潼县御马风电场,中广核绵阳梓潼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按照电力保供方案,有序开展设备巡视与维护工作,全力保障电力供应稳定。公司紧紧围绕“保供电、稳增长”目标,科学制定保电预案,加强值班值守和监测预警,确保风电机组持续满负荷运行。
该公司运维人员杨志强表示:“我们每周都会对所有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拉网式巡检,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处理,保障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自2016年5月马鸣风电场全部机组并网发电以来,梓潼县正式迈入“发展风电产业、推动绿色发展”的新阶段。目前,全县已建成马鸣、御马、梓云三个风电场,形成集群发展态势。今年上半年,全县风电发电量达9009万度,较去年同期增长2243万度。据测算,这些清洁电力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7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98万吨,环境效益显著。
中广核绵阳梓潼风力发电公司负责人曾强表示,未来企业将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和管理创新,持续提升发电效率与运营质量,为梓潼县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作出更大贡献。
梓潼县通过大力发展风电等清洁能源,不仅优化了县域能源结构,更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径,生动诠释了“两山”理念的实践价值。□ 林忠伟 童铃 本网成都8月22日电
【短评】绿色发展,“风”景这边独好
梓潼县的发展实践雄辩地证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绝非单选题。其通过大力发展风电产业,不仅将呼啸的山风转化为澎湃的绿色动能,更找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协同之路。上半年减排二氧化碳近9万吨的亮眼数据,是生态效益的最直观体现。这条绿色转型之路,既守护了绿水青山,又赢得了金山银山,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梓潼样本”。期待更多地方能发掘自身的“绿色富矿”,让绿色发展理念遍地开花。□ 苏东华
责任编辑:李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