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网·更济宁讯(通讯员 许文)8月22日,济宁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主题系列记者见面会,介绍济宁打造新能源全产业链新高地相关情况。
会上,山东时代新能源、山东万辉新能源、山东中科富能和小鲁锂电新能源(济宁)公司4家企业负责人分享了在技术创新、协调配套、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发展成效。
山东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ISD经理郭孟超:“济宁新能源电池生产项目规划产能160GWh,分三期建设,一期项目正式投产、三期项目正式投产、二期项目正加紧建设。整个项目建成后,济宁将有望成为宁德时代北方产能最大、工艺最先进的储能电池与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山东万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本申:“目前拥有5项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设计专利和4项软件著作权。公司产品线涵盖交流慢充桩、直流快充桩、液冷超充桩、光储充一体化系统等多个系列,能够满足乘用车、商用车、重卡及特种车辆等不同场景的充电需求。”
山东中科富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栋:“建成年产500MW的自动智能化生产线,产值突破亿元大关。通过自研的柔性薄膜电池封装技术,成功推出全球首款可弯曲、抗震动、抗冰雹、无隐裂的高强度柔性晶硅组件,产品比传统光伏组件轻70%。”
小鲁锂电新能源(济宁)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黄金健:“目前日产可达40万支电池,于2024年投入建设年产1Gwh大圆柱全极耳32140钠离子、锂离子电池生产线一条,该产线是目前省内首条实现可量产的32140产线,日产32140钠锂电池7万支。”
目前,全市新能源标志性产业链包括储能装备和发电装备2条重点产业链,共有上下游企业144家,其中规上企业129家,规下企业16家,链主企业5家。
济宁(颜店)科技产业园管委会党工委委员副主任王金海:“对重点项目‘专班跟进、全程服务’,确保项目按计划节点推进。持续开展产业链融链固链和跨链融合活动,构建‘供需协作、人才共用、创新共享、项目共建、市场共有’的跨链融合新格局。补强产业链,围绕锂电、风电、光伏等核心板块和无人机电池、机器人电池等新兴领域开展针对性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