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在安徽绩溪扬溪镇扬溪村,绩溪县供电公司扬溪中心供电所客户经理胡以军和同事一起来到安徽锦屏山酒厂走访,车间里蒸汽氤氲,智能蒸馏设备正匀速运转。“以前用传统灶台蒸馏,温度忽高忽低,出酒率不稳定。现在全电气化设备,发酵、蒸馏全程恒温,优质酒率提高了12%。”锦屏山酒厂负责人程观金指着控制面板上的数字,对供电员工竖起了大拇指。
国网绩溪县供电公司员工在锦屏山酒厂检查自动装瓶机用电情况。卜厚绩摄
程观金的酒厂扎根扬溪镇已有32年。起初,他从传统小作坊起步,只用2台烧煤的小型蒸酒设备,满足本地散酒供应,不仅达不到环保要求,产量也上不去。随着市场扩大,2024年,程观金引入5套智能发酵罐和自动化灌装线,用电负荷从原先照明用电的7千瓦飙升至150千瓦,原有100千伏安变压器频频“吃紧”,高峰时甚至影响蒸馏工序。
了解到情况后,绩溪县供电公司主动上门勘察,为酒厂所在的白街台区实施增容改造,将变压器更换为400千伏安,同时新架0.5千米低压电缆,配套安装智能电表和负荷监测装置。“改造后,再也没停过电,去年光优质酒增产就多赚了30多万。”程观金说。
电力赋能下,绩溪徽酒产业正加速集群化、智能化发展。2022年5月,安徽省第一个徽州酒文化博物馆在绩溪县伏岭镇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6500万元,占地面积18亩。该项目以酒文化、徽文化为主题,采用合院式徽派建筑风格,建设涵盖小曲酒酿造体验、餐饮娱乐中心、酒文化展示馆等9个展厅,在发展徽酒传承的同时,通过“酒旅融合”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从作坊式酿造到智能化生产,从单一卖酒到‘酒旅融合’,电力已经融入酒产业发展和酒文化传承的各个环节。”国家一级酿酒师、徽州酒文化博物馆相关负责人洪国州说。如今,绩溪形成了从酿酒原材料种植到酒水深加工、文化体验的完整产业链,电力正让这份沉淀千年的“徽味”愈发醇厚绵长。(卜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