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明,中共党员,江苏淮安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一班班长,曾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劳动模范、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劳动模范等荣誉。
8月19日,江苏省淮安市气象台发布高温预警信号,预计未来几天最高气温将持续突破35摄氏度。当晚,淮安供电公司开展迎峰度夏期间的第9轮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夜巡。该公司输电运检中心一班班长张天明带领班组成员通过无人机、输电运检智能可视化平台等仔细排查,及时发现多处线路缺陷并申请处置,保障淮安电网可靠运行。
张天明(右)带领班组成员开展无人机巡检。
从业27年来,张天明一直坚守在输电运维一线。2011年5月起,他担任淮安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一班班长,和班组成员一起负责淮安主城区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运维工作。
输电线路运维的工作职责是确保线路运行安全稳定、确保通道安全风险可控能控在控,工作的一大难点问题是防范输电线路外力破坏。当上班长以后,张天明感觉多了一份责任:“外力破坏往往来得急且难以预测。要有效防范外力破坏故障,做好线路运维工作,离不开各种新技术新设备,也离不开勤学肯干、踏实心细。”在梳理总结各类外力破坏故障及隐患处置经验的基础上,他开始格外留心电力技术和科技领域的最新动态。
2014年,无人机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张天明意识到,无人机或许能改变线路运检的工作方式,便带着班组成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无人机操作,考取无人机驾照。不到4年,淮安供电公司输电巡检中心一班全部11名员工都拿到了无人机驾照,具备了操控无人机巡检线路通道的能力。应用无人机巡检,班组的巡检效率比以前提升了3倍,支撑淮安供电公司实现输电线路立体化巡检。
淮安地处江淮平原东部,春秋季大风天气多,风筝、大棚薄膜等异物容易随风飘浮挂线,影响输电线路运行安全。2018年,淮安供电公司引进电网异物激光清除器,用于远距离快速清除挂线飘浮物。张天明又带领班组成员快速摸清楚设备的各项参数与操作技巧,高效处置各类异物挂线隐患。有了无人机、异物激光清除器的辅助,淮安供电公司2022年实现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零跳闸。从2019年7月至今,该公司输电巡检中心一班负责的线路未发生外力破坏故障。
近年来无人机的续航能力、负载能力大幅度提升,张天明又琢磨着拓展无人机在输电运检领域的应用范围。2024年10月31日,在110千伏朱御线一基铁塔附近,张天明带领班组成员利用无人机完成间隔棒带电安装作业,这在江苏省内尚属首次。无人机安装间隔棒不仅无须停电,而且单支间隔棒的安装效率较人工登塔安装提高4倍以上。
今年7月24日,张天明和班组成员在之前反复模拟练习的基础上,利用无人机将带电作业机器人精准送至作业点位,高效完成500千伏伊上线接地线断股缺陷修补。此次作业用时较常规方式缩短了一半,并规避了高温天气下作业人员登塔中暑等风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新技术转化应用在运检一线,既能提升运维质效,进一步保障线路安全,又能降低人员作业风险,也是对班组成员的爱护。”张天明说。
吊车等大型施工器械在线路下方施工时,容易因为未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造成线路故障。2020年5月26日,张天明带领班组成员前往京沪高速淮安段拓宽工程指挥部,为参建人员特别是吊车等大型施工机械的驾驶员开展电力设施保护培训。也是因为这次培训,张天明了解到,大部分吊车驾驶员并不懂如何分辨线路电压等级,也不了解各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相应的安全距离要求。在和吊车驾驶员的交谈中,张天明得知淮安市的吊车驾驶员有多个用于互相沟通、介绍业务的微信群,便申请进群。
此后,张天明和班组成员陆续加入了13个吊车驾驶员微信群。他们经常在微信群内发布、讲解输电线路保护相关事项与线下作业须知等信息,还前往作业现场为吊车驾驶员提供安全监护。如今,张天明等人已为500余名吊车驾驶员提供现场安全监护、线上安全培训。
身为班组长,除了管好业务,张天明还精心做好输电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在作业现场锻炼新人是他多年“师带徒”总结出的经验。
淮安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一班既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也有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的年轻人。老师傅现场经验丰富,熟悉线路情况,但对新设备和新技术不如年轻人掌握得快。青年员工理论知识扎实,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但是现场经验不足。怎么帮助青年员工快速成长,又让老师傅们更好地掌握新技术、新设备?张天明对班组成员提出工作要求,每次有外出巡线、隐患处置、综合检修等任务时,都要“一老一新”组队,由一线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在现场对青年员工言传身教,青年员工则教老师傅应用新设备。“这样组队,不仅能帮青年员工、老师傅干好工作,还能促进双方沟通交流,增强班组凝聚力。一举多得,多好!”张天明说。在班组例会上,张天明设立了“人人上讲台、个个是老师”环节,让老师傅和青年员工分享经验。
近年来,在张天明的带领下,淮安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一班获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等称号。11名班组成员中,1人获得高级职称,2人获评高级技师,3人获评高级工。(王佳慧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