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电力超市”,“十五五”拓展新能源消纳空间
创始人
2025-08-27 01:32:59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椰 北京报道

8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成就。围绕能源改革、新能源消纳等话题,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万劲松、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杜忠明进行了介绍。

基本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

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已成为重要战略,“十四五”期间,国家能源局加快构建适应新型能源体系的体制机制。万劲松在会上介绍,“十四五”以来,我国持续推进能源领域市场化改革,不断激发能源市场的动力和活力,为能源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能源体制改革进入快车道,实现了“三个加快”。

第一,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加快完善。发电侧,煤电、新能源全面进入市场。用户侧,除了居民和农业用电外,定价也完全市场化,电力真正成为一种可自由交易的商品,大部分电量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

第二,能源市场体系加快建设。基本建成了多层次、多品类、多功能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中长期和辅助服务市场交易实现全覆盖,现货市场正在全国范围内加快铺开,目前山西、广东、山东、甘肃、蒙西、湖北、浙江7个地区电力现货市场还有省间电力现货市场已经建成运行,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实现了连续运行,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超市”。跨电网经营区交易机制初步建立,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更加顺畅的自由流动。

第三,能源产业的生态加快创新。强化顶层设计、加大政策供给,先后出台加快发展新型经营主体、虚拟电厂、绿电直连和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各地加强创新探索,拓展应用场景,充分发挥资源整合和灵活响应能力,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的韧性和安全水平。

能源领域新主体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虚拟电厂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聚合利用闲置的可调节资源,总规模已经超过3500万千瓦,相当于一个半三峡电站的装机容量。新型储能技术路线百花齐放、技术水平国际领先,总规模约9500万千瓦,比“十三五”末增长约30倍,占全球总装机比重超过40%。今年上半年国家能源局出台了绿电直连的政策,让智能微电网、源网荷储一体化等产消融合新模式展现出盎然生机,能够更好地满足多样化的绿色用能需求。

每3度电有2度由电力市场交易形成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走过了十年,中国电力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变革的核心任务,就是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李创军在会上表示,“十四五”以来,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跨越和突破性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加快构建。从空间上来看,有省内交易、也有省间交易;从时间上来看,有年度、月度交易,也有日内、实时交易;从交易品种来看,除了基本的电能量,还有调峰、调频、备用这些辅助服务品种。今年实现了跨电网经营区的常态化交易,真正让“塞北的风点亮湾区的灯”。

二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规则基本完备。构建了“1+6”基础规则体系,以《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为基础,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三大交易规则为主干,市场注册、计量结算、信息披露作支撑。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前各地市场规则碎片化、差异化的问题,打破了地方保护和省间壁垒,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电力市场的“度量衡”,保障了市场公开透明和公平竞争。如今,售电公司在全国各地开展业务,可以“一地注册、全国共享”,节省了大量的经营成本。

三是电力市场规模实现“量质齐升”。“十四五”以来,我国市场交易电量从“十三五”的10.7万亿千瓦时增长到23.8万亿千瓦时,翻了一倍还多。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从2020年的40%,提升到连续四年稳定在60%以上,大致相当于我们用的每3度电里面就有2度是直接通过市场交易方式形成的。市场经营主体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发电侧,从煤电、新能源发电,到气电、核电、水电,都积极入市;在用户侧,全部工商业用户进入市场,独立储能等新主体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多元主体有序参与的市场格局基本形成。

李创军表示,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继续用好市场“看不见的手”和政府“看得见的手”,用更优配置、更高水平的电力供应,促进实体经济和新兴产业发展,努力将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成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排头兵,助力我国经济行稳致远。

“十五五”拓展新能源消纳空间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快速发展,装机规模连续多年稳居全球首位。随着新能源规模的迅速扩大,一些地区新能源消纳利用确实也面临压力。

杜忠明在会上介绍,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对风电光伏发电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特点,国家能源局将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全面提升电力系统对新能源的适配能力,重点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风光要稳。针对新能源出力不稳定的特点,加快推动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建设。通过提升风光电发电预测精度,让电站和电网尽可能做到“心中有数”。通过风光水火一体化多能互补发展模式和联合调控运行,提升风电、光伏发电的自主调节和主动支撑能力。

二是系统要强。在分类引导、合理布局集中式与分布式等各类新能源开发基础上,协同加强主网、配网、微电网建设,提升电网综合承载力,满足大规模新能源接网要求。积极推进跨省区输电通道和省间灵活互济工程建设,强化主网架结构,加快配电网改造升级,因地制宜推动智能微电网建设。同时,通过新一代煤电改造升级、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大力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

三是市场要大。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完善与新能源发电特性相适应的电力市场机制,支撑高比例新能源参与市场,扩大新能源市场化交易规模。优化省间电力交易,增强区域资源互济共享能力,促进新能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

四是用电要灵活。充分发挥用电侧灵活调节作用,稳步扩大虚拟电厂的聚合规模,拓展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更好地促进新能源就地就近消纳。

五是政策要给力。深入推进电力体制机制改革,在促进新能源外送消纳的同时,通过发展绿电直连等新能源就近消纳新业态,拓展新能源消纳场景,提高新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

此外,在持续提升电力消纳新能源水平的同时,国家能源局也将积极拓展新能源非电利用途径,推动风光电制绿氢实现规模化应用,并向绿氢冶金、绿色合成氨、绿色甲醇、绿色航煤等方向延伸,开拓新的消纳空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西班牙媒体:欧洲应汲取中国能源... 西班牙《起义报》网站11月22日文章,原题:中国能拯救地球吗?当美国犹豫不决、欧洲举棋不定时,中国正...
今年以来“江苏造”新能源产品出... 原题:锂电池、光伏组件、风电叶片等持续热销海外 江苏发力填补世界“绿色缺口” 储能锂电池、太阳能光伏...
网传义乌一光伏厂起火,正泰新能... 11月23日下午,网传正泰新能位于浙江金华义乌市的光伏厂房突发火灾。 当晚,正泰新能回应界面新闻称,...
国际能源署发布报告显示——能源... 近日,国际能源署发布《2025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强调,未来几十年,全球对能源服务特别是电力需求将持...
东华联手造“奕境” 央企与科技... 11月20日,华为乾崑生态大会的现场镁光灯聚焦,东风汽车与华为乾崑联合打造的全新新能源汽车品牌“奕境...
江苏一对姐妹驾三轮车不慎坠河,... 极目新闻记者 张奇 11月22日,江苏苏州常熟市碧溪街道江枫苑小区附近,两名女孩驾驶一辆电动三轮车不...
辽宁一地通报16家严重违法失信... 近日 大连市民政局发布 2025年列入社会组织 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第一批)的公告 (大民公告〔202...
原创 只... 乌军最近在战场上可谓遭遇了"黑色24小时",根据俄国防部战报,乌军在短短一昼夜内就损失了1340名官...
高市早苗还没道歉,在台岛300... 自从说了那句“台海事关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后,高市早苗一直“装死”不认账,试图将事情糊弄过...
微创电生理压力脉冲电场消融导管... PulseMagic TrueForce/电掣此前已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绿色通道”,是国内首个配备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