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渔时节,南海之滨碧波荡漾,千帆竞发,一派生机。在这片蔚蓝海域上,广东能源集团湛江风电公司以“夏播秋收”的创新生态实践模式,将绿色能源开发与蓝色海洋保护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海洋生态与渔业振兴协同发展的新路径,交出了一份“渔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和美答卷。
长效护航:科学放流为海洋“蓄能”
开渔的收获,离不开休渔期的“厚积”。湛江风电公司将增殖放流作为生态修复的重要举措,依托生物本底调查与海域环境评估,今年以来在湛江徐闻县外罗海域,已累计投放黑鲷、斑节对虾、斜带石斑鱼等优质苗种数千万尾。
“往年开渔头几天,总要‘碰运气’,今年不一样了,明显感觉渔场‘活’了,鱼虾多了不少!”一位准备启航的老渔民脸上洋溢着笑容。这份踏实的喜悦,源于科学的增殖放流策略。从苗种选育、严格检疫到投放时机,增殖放流每个环节都经过精准规划,确保休渔期的生态投入高效转化为开渔季的蓬勃生机,为渔民带来实打实的收益与希望。
碧海接力:携手净滩为海岸“减负”
生态保护既要做“加法”,也要做好“减法”。为给海洋生物营造洁净家园,湛江风电公司积极发起生态保护行动,联合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湛江市徐闻县相关部门及中华白海豚保护协会等多家单位开展“依法用海・守护蔚蓝”净滩行动。
志愿者不仅通过“生态课堂”学习了海洋生态链的科普知识、中华白海豚等珍稀物种的保护要点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更带动当地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广泛参与,共同开展“地毯式”净滩行动,以实际行动守护海洋家园。“企业牵头、群众接力”的模式,不仅将环保理念植根人心,更让生态保护从企业责任化作全民共识。
共生致远:全链守护让蓝绿“共振”
生态保护需要长效机制,更需要与发展同频共振。湛江风电公司在广东能源集团“123高质量发展战略”指引下,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项目发展全周期,通过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的科学规划、绿色施工、智慧运维,为海洋生物筑牢生态屏障。
湛江风电公司还将生态红利延伸至产业链,以产业赋能大力推动乡村振兴。在广东能源集团和广东风电公司的支持指导下,湛江风电公司依托湛江地区丰富的渔业资源,通过支持地方乡村振兴产业示范点建设,提升海产品加工能力,搭建电商服务站拓宽销路,将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富民增收的发展动能。
如今,湛江风电公司建设的外罗海上风电场,已成为一幅风光渔和谐共生的生动图景。目前公司风电、光伏新能源项目年发电量约25亿千瓦时,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00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1.1亿棵,为区域绿色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风机叶片缓缓转动,与满载而归的渔船交相辉映,“开发一片海域,修复一片生态,富裕一方百姓”的承诺正在碧海银沙间化为现实。
展望未来,湛江风电公司将持续深耕“蓝色粮仓”,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推动“百千万工程”等方面积极作为,以绿色低碳转型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让“蓝绿共振”的乐章愈发嘹亮,为广东省筑牢“蓝色粮仓” ,唱响“海洋牧歌”贡献能源力量。
南方+记者 林露
通讯员 梅颖慧 冯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