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车操控人员注意平稳起吊塔材,高空作业人员观察好吊车吊臂与铁塔距离,准备接收塔材。”8月29日,在四川省德阳市阿坝-成都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15标)(以下简称阿坝-成都东特高压工程)7R047号塔,现场负责人汪力指挥协调塔材吊装与高塔组立,现场大型机械轰鸣,施工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开展作业。
作业现场
阿坝-成都东特高压工程起于阿坝1000千伏变电站,止于成都东1000千伏变电站,途经阿坝、绵阳、德阳、资阳4个市州。由福建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送变电公司)施工的阿坝-成都东特高压工程(15标)起于绵阳市,止于德阳市,线路全长85.568公里,新建铁塔176基。
当日,正在进行组立的7R047号塔全高120.5米,为该标段的最高塔。项目部采用200吨与400吨吊车协同作业的方案,先以200吨吊车完成底部至瓶口段组立,再以400吨吊车进行曲臂及上部吊装,实现流水化作业,保障高塔组立的安全与效率。
作业现场
“针对本标段地形开阔、连片性强的特点,项目部科学统筹核心工序,全线铁塔均采用落地双摇臂抱杆和吊车相结合的方式,平均10天即可完成1基百米级铁塔的组立,序时进度在工程全线中处于领先。”福建送变电公司该标段项目经理王海说,“施工高峰期时,现场投入12个班组超300人,以及20余台大型机械设备,践行‘机械化代人、智能化减人’的现代工程建设理念。”
为加快工程进展,项目部采用“立塔与架线并行”的作业模式,有效减少了工序衔接的等待时间,压缩了整体工期。架线施工中,面对首档线路同时跨越省道及电力线路的复杂情况,项目部在前期充分计算论证的基础上,采用了“2ב一牵四’”架线方案,利用4套独立的张力机同步展放同相的8根子导线,大幅提升了放线效率。施工过程中,高空作业人员全程紧盯导线走向,实时监测导线速度、走板位置及滑车状态,地面关键点设置专人值守,严密监控导线弧垂,确保安全距离符合规范要求,无人机巡航捕捉过程异常,构建“低空+地面+云端”三重立体监护网。
作业现场
作业期间,工作人员克服暑热与降雨交替的恶劣天气,全天候坚守现场,安全高效地完成了首档架线任务。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严格把控工程质量和进度,同步推进绝缘子、防震锤、间隔棒等附件的安装工作,并开展首轮自检验收及消缺,确保工程‘零缺陷’投运,为建设这条电力‘新蜀道’提供坚实可靠的支撑。”福建送变电公司该标段施工项目总工薛海杰表示。
据了解,阿坝-成都东特高压工程预计2026年建成,作为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工程,该工程建成后可将川西清洁电能送至环成都城市群负荷中心,对于推动能源绿色转型、构建西部立体枢纽大电网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文/图 严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