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程琦8月31日报道:在上海合作组织区域合作蓝图徐徐展开之际,一股来自上海的“绿色力量”已在丝绸之路上结出硕果。记者获悉,上海民营企业寰泰能源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建设的100MW风电项目已并网运营,每年可稳定输送约3.87亿度清洁电力。
融资创新成就“中国首单”
乌勒套州位于哈萨克斯坦中部偏北的广阔草原和半沙漠地带,风能资源富集,电力设施亟待升级,是哈萨克斯坦最具新能源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
在2023年10月举行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活动上,寰泰能源携手哈萨克斯坦合作伙伴成功签署250MW风电项目合作协议,其中就包括在乌勒套州投资建设Mezgilder Qushteri 100MW风电项目。
如今,该项目已并网运营,每年可稳定输送约3.87亿度清洁电力,不仅可满足数十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亦可为地球每年减少碳排放38.7万吨,助力当地能源结构低碳转型。
值得关注的是,上述项目不仅被列入“中哈产能与投资合作重点项目”清单,在融资模式上也实现了突破和创新,成为“中国首单”。
Mezgilder Qushteri 100MW风电项目是寰泰能源在哈萨克斯坦首批实现人民币计价的新能源电站项目之一。在中国信保的支持下,项目成功投保中长期出口买方信贷保险,实现了全国首单对民营企业新能源电力项目提供“双95”赔比的承保(即提供政治风险和商业风险赔偿比例均为95%),支持电站建设投运采用无追索项目融资结构,无需提供信用担保。在中国信保的保险保障下,上述项目成功获得了由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牵头组建的银团融资,贷款总额达2.56亿元人民币。
南逸表示:“项目融资、购售电均采用人民币计价,既降低汇率风险又实现融资成本优化;同时,该方案将出口买方信贷险嵌入融资结构,打造联动境内外的国际银团合作新范式,为公司后续海外拓展打造了可复制范本。”
中国绿电竞争力凸显
以哈萨克斯坦为原点,寰泰能源的绿色版图正沿着“一带一路”迅速扩展,展现了中国企业在全球新能源市场的强大竞争力。
在哈萨克斯坦,寰泰能源在建及待建项目总规模已近2GW,8个项目被列入“中哈产能合作重点项目清单”,为当地能源转型持续注入动力; 在乌兹别克斯坦,投资30亿元人民币的500MW风电项目正加紧建设,这是当地最大的山地风电项目,并开创性地实现了电价以人民币计价。 在阿塞拜疆,寰泰能源在与沙特ACWA、阿联酋Masdar等全球能源巨头的同台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中标该国首个公开招标的100MW光伏电站项目。
除了提供绿色电力,寰泰能源更将“民心相通”的理念融入本地化经营中,在海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传递“上海温度”。
在哈萨克斯坦,企业在项目建设和运维期间,高峰期为当地创造了近3000个就业岗位,并培养了一批新能源电力工程师。过去十年,寰泰能源先后捐赠700多万元人民币,用于当地扶贫助弱、应急救灾等公益事业。其中,在2019年一次性定向捐赠30套住宅,用于帮扶当地生活困难家庭,在当地传为佳话。
“绿色发展是世界的共同语言。”南逸表示,“我们将继续深耕‘一带一路’清洁能源市场,推动更多‘小而美’的工笔画项目开花结果,为丝路画卷描绘新的绿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