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电路,是上海浦东新区一条不过2.5公里的普通马路。浦电路浦东南路路口一块写着“浦电故事”的铭牌,记录了这条马路名称的来由。1919年,由童世亨、黄炎培等民族企业家集资创建的浦东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浦电”)在此诞生。这是最早用“浦东”命名的民营企业,对浦东早期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为了纪念这段历史,1952年,浦电公司旁的这段路被命名为“浦电路”,一直延续至今。
铭牌没有记录的是,浦电见证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也目睹了日军对中国民族工业的破坏。浦电的遭遇还成为日军侵华的重要证词。
1946年,时任浦电副总经理和华商电气公司经理的童受民,作为上海企业界唯一代表,也是第一位出现在东京审判法庭上的中国企业家,控诉日本对上海经济的破坏。
民族企业饱受摧残
浦电诞生后,不断发展壮大,相继兼并了川沙大川电灯公司、曹路川北电灯公司等8家企业,成为浦东民族工业的重要代表,被誉为“全国民营电业之楷模”。
1936年,浦电股本总额达到150万元,发、购电容量4900千瓦,供电线路向南延伸到杭州湾,还成为最早在黄浦江底敷设水底电力电缆的企业,供电面积1450平方公里,相当于现在上海总面积的1/4。
▲浦电公司张家浜发电厂
然而,浦电的蒸蒸日上随着日军侵略戛然而止。1937年11月,日方占领浦电公司。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9月,浦电才回到童氏家族手中。当童受民再次走进厂房清点各项设施时,昔日辉煌的民族工业企业已经面目全非。
1946年8月28日,在东京审判的法庭上,童受民陈述道:“发电厂的情况非常糟糕。我们原来在工厂安装了一台瑞士布朗和博维公司制造的汽轮发电机,600千瓦、2300伏、3相、60轮;两台英国巴可可和维尔克公司制造的水管加热器,每个加热表面大约1400平方英尺,蒸汽压力250磅。从日本人那里接收的时候,发现汽轮发电机、加热器和其他设备都无影无踪了”“浦电公司大约有500公里的电线,其中50%至60%丢失了。剩下的被较细的电线所取代,有的地方甚至使用铁丝,情况惨不忍睹”……
▲浦电公司600千瓦汽轮发电机
30多年后,晚年的童受民在自传里再一次记录了痛苦的心情:“新厂计划全成画饼,数年心血,尽付东流,迄今回思,不胜感慨。”
上海社科院学者程维荣翻译了童受民在法庭上作证的原始记录。他评价,童受民作为受过良好教育的证人,其证词用细节与数字说话,不是泛泛而论。作为那场旷日持久的世纪审判中唯一的上海证人,他用具体而充满说服力的案例,向世界展示了上海在日本侵华期间所遭受的劫掠和苦难。
国际法庭不辱使命
日军对中国经济的破坏,童受民有切肤之痛。正因为这样,这位当时刚做完胃切除手术的企业家,在接到作为证人前往东京控诉日军罪行的邀约时,义无反顾地登上了飞机。
▲浦电创始人童世亨所著《企业回忆录》
童受民在自传里记录了作证经历:“1946年8月,前资源委员会经济研究室主任孙拯奉翁文灏命,来沪邀予前往日本东京,出席审判日本甲级战犯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作证,予欣然由孙拯陪同搭美机赴日。中国检察官要求予用英语发言,固辞不获,乃先拟就证词,因法庭不许携带文稿资料,只得背诵纯熟,以免临时疏漏。28日予准时出庭,供证日军强占8年中浦电所受财产上及营业上损失情况。在予发言过程中遇到日美辩护律师不断插词质询,仓促间用英语对答,未免稍感紧张局促。约经一个半小时勉力应付,始完毕退庭。予幸未辱使命,但未用国语发言,深感遗憾。”
自传记录只有寥寥数百字,但根据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不难看出作证现场的剑拔弩张、针锋相对。
比如,童受民在介绍1937年浦电公司被日本侵占时的情况时说,当时企业的固定资产大约有180万中国元,但日本的评估只有47万日元。日方辩护人列文抓住这一细节,认为浦电公司被日方接管时,接受了47万日元。
对此,童受民不仅指出当时中国货币与日币的汇率基本是1:1,日军的评估价值远低于浦电公司的实际价值,而且在作证中多次强调“虽然日本人为浦电公司财产做了评估,但我们从来没有从日本人那里得到一分钱”。
记录显示,在出庭的1个半小时内,童受民共回答法庭质询47次。他有理有据地回应了每一次质询。
见证历史开创未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注意到童受民的证词以及浦电公司的遭遇,将它们作为研究日军侵略的重要文献资料。
东京审判根据英美法系原则操作,对战犯先行无罪推定,人证和物证直接关系到被告是否被定罪。所以,在整个东京审判期间,一共有109名检察方面的证人和310名辩护方面的证人出庭作证,证人出庭之多在审判中极为罕见。童受民字字泣血的证言最终被法庭采纳,足以证明其证词的质量。
▲1932年浦电公司职员合照
整理童受民等证人的证词,对认识东京审判的意义也很重要。上海交通大学战争审判与世界和平研究院副院长、人文学院党委书记齐红说,日本阴谋策动侵略战争的经过和基层日军施暴的实况多不见诸文字记录,只有根据当事人和受害者的供述才能还原一些真相。若非战后审判,很多罪行恐怕就会消逝在历史之中,沉冤亦难以昭雪。战后审判是抗日战争胜利的终章,伸张了正义,激扬了民族精神。
100多年过去了,浦电已蜕变为国网上海浦东供电公司,企业办公大楼仍坐落在浦电路上。新一代的电力工人保障着上海这座现代化大都市的可靠供电,以昂扬的面貌续写民族工业的新篇章。
内容来源: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