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央视《朝闻天下》播出《我国首套电碳算协同运营系统上线试运行》,对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首次亮相的南方电网电碳算协同运营系统进行报道。
南方电网目前已在经营区域内部署了超200个边缘节点,基本构建起了“3+1+X”架构的绿色节能算力网络
电碳算协同运营系统可通过与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交互,预计每年可降低算力运营成本超10%
自试运行以来,南方能源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已接入160余项数据,入驻200余家生态主体,协同各方生态共创30余个场景;构建13项标准规范,率先开放首批149项电网数据目录、8类面向人工智能应用的高质量数据集
电鸿生态圈已链接超500家产业生态伙伴和数千款电力终端,已适配电力行业100余款主流芯片、40余款的主流模组,超过3000款终端正在开展适配工作
8月28日至30日,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数博会”)在贵州贵阳举办。南方电网公司主办了“电算筑基·可信互联:构筑电碳算协同与能源数据要素流通新范式”交流活动(以下简称“交流活动”),联合产业各方深入探讨电碳算的深度融合,可信数据空间在能源领域的创新应用,推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高效协同建设,释放能源数据要素价值,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博会期间,南方电网公司还发布了电鸿物联操作系统3.0前瞻版,进一步推动电鸿成为能源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
探索电碳算协同运营新路径 构建绿色发展新范式
当前,数字革命与能源革命深度融合,电碳算协同已成为推动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培育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
交流活动上,南方电网公司研发的电碳算协同运营系统对外发布,将为算力资源的经济、绿色流动提供智能导航,有力推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
推动电碳算协同发展,不仅是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更是一场绿色革命。去年,南方电网公司率先发布电算协同行动计划,在电碳算协同领域积极探索,截至目前取得了一系列实践成效。“我们以电碳算计量、电碳算映射模型、电碳算协同调度策略、算网调度4项核心技术构建了电碳算协同运营系统。系统为用户提供了统一算力服务接口,让用户像使用打车软件一样,快速提交算力任务,并根据性能、价格、低碳等任务偏好,选择最优算力中心进行计算。”南网数字集团电碳算团队负责人钱琳介绍。
目前,系统已上线试运行。7月20日,苏州用户提交的第一个YOLOv5目标检测训练任务,迁移至位于贵安的南方能源大数据中心,并完成了108小时的训练。据介绍,YOLOv5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中,迁移后节约了10%算力综合成本,同时促进了113.4千瓦时绿色电力资源的消纳。
打造可信数据空间新基座 擘画能源数据产业新未来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其市场化流通已成为驱动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数据要素的价值释放,高度依赖于安全、可信、高效的流通环境。
交流活动上,能源领域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启动仪式举行。南方电网公司对外宣布,国家首批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南方能源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历经8个月试运行验证,已完成全面升级,正式启动运营,标志着我国能源领域首个行业级数据要素流通基础设施正式面世,将为能源行业与跨行业数据可信管控、价值共创构建创新范式。
“建设可信数据空间,正是破解数据‘不愿开放、不敢开放、不会开放’难题,确保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的新型基础设施和关键机制创新,对于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全局性意义。”南方电网公司数字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南方电网公司于去年8月在数博会正式启动南方能源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建设。今年7月,南方电网公司成功入选国家数据局“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成为行业可信数据空间(能源)方向唯一试点单位。通过试点,旨在打造数据流通利用的标杆示范,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构建提供助力。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可信数据空间互联互通倡议签订仪式。在国家数据局的指导以及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联盟的支持下,南方电网公司联合贵阳城市可信数据空间等8个试点空间建设单位共同发布了“关于推进可信数据空间互联互通共筑数字经济新生态的合作倡议”,率先启动可信数据空间互联互通工作,推动“主体互信、资源互通、需求互应、规则互认、系统互联”。
本次活动汇聚了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的权威专家和学者,通过深入研讨和交流,为加快我国电碳算协同创新发展、推动能源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贡献了智慧与力量。
(彭雅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