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监管机构天然气电力市场办公室日前宣布,10月1日起,英国能源价格上限上调2%。这是继去年10月、今年1月之后的再一次上调,意味着英国普通民众的能源账单将再次上涨。
能源价格上限屡屡上调背后,是英国深层能源困境。一方面,严苛政策使得北海油气开发步履维艰,本土油气产量锐减导致能源对外依赖加深,价格波动被直接转嫁至普通民众身上;另一方面,清洁能源发展无法保证充足且稳定的能源供应,加剧了能源成本压力。如果局面不改,英国民众能源账单逐年上涨将成常态。
普通家庭能源账单再上涨
据了解,英国天然气电力市场办公室每3个月调整一次能源价格上限,价格上限数字反映出能源消耗处于平均水平每年预计需要支付的费用。此次上调旨在筹集资金用于向弱势家庭发放补贴,英国此前扩大了“温暖家居补贴”范围,将额外为270万户家庭提供补贴支持。
基于10月开始的新价格上限,英国普通家庭年度能源账单预计将上升至1755英镑。鉴于即将迎来冬季能源消耗高峰期,这一调整无疑将进一步增加家庭和企业的能源消费成本。
英国首相斯塔默上任已逾一年,但在降低生活成本方面进展甚微。据悉,当前,英国食品、交通、餐饮价格飙升将通胀水平推至18个月来的新高。
根据英国天然气电力市场办公室数据,去年,英国家庭能源债务总额翻倍,达到创纪录的40亿英镑。如果不干预,数额还会增长。
据了解,去年10月,英国能源价格上限提高约10%,今年1月又上调1.2%,仅这两次调整就已经给2700万户英国普通家庭带来影响。与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前相比,当前英国普通家庭能源账单上限已高出600英镑。
英国能源咨询公司康沃尔洞察指出,今冬英国天然气供应市场仍存在不确定性,价格涨幅可能超出预期,这意味着2026年初,英国能源价格上限还将进一步上调。
英国是欧洲地区第二大依赖天然气供暖的国家、第五大依赖天然气发电的国家。英国能源危机委员会早前就发出警告,由于家庭供暖和发电厂高度依赖天然气,英国有可能再次经历能源成本急剧上涨的情况,这将进一步加剧普通民众的生活成本危机。
油气产量下滑加重对外依赖
近年来,英国油气产量断崖式下滑,原油产量接近腰斩,从2020年初的每天110万桶降至2025年7月的每天57万桶,进入9月开始触及5年范围下限水平。英国天然气进口依赖加重,预计将从目前的55%增加至2030年的68%、2040年85%,并在2050年达到94%,即使有新油气田获批也难以改变这一趋势。
作为原油净进口国,英国越来越易受全球价格波动和地缘政治冲击影响,暂停油气开发活动无疑会加重这一趋势,迫使其加大对外依赖。
英国政府希望将英国打造成一个清洁能源超级大国,大力推动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同时对传统能源进行一定程度打压。目前,英国政府已经不再发放新的北海油气开采许可,同时还将油气公司暴利税从35%提高至38%,使得油气行业总税率达到78%。
6月,英国出台更严格环境法规,要求对北海油气开发项目进行更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估,不仅需要考虑开采活动带来的排放,还要计算燃烧油气产生的排放。英国能源安全与净零排放部表示,这些规定确保化石燃料开采对环境的全面影响能在审批过程中得到充分考虑。
英国舆论指出,监管规则变化之快始料未及,曾经最稳定的海上油气产区之一的北海,已经成为资本部署的高风险地区。
7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斯塔默在苏格兰举行会谈时强调,油气产业对英国能源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北海原油是英国的宝藏,但过高的税收却将油气公司和投资者拒之门外。”特朗普表示。
9月1日,英国保守党领袖凯米·巴德诺赫公开表示,如果当选首相,将最大力度开采北海油田。“在挪威等国开采北海油田的同时,我们放弃化石燃料无异于‘单方面经济缴械’。”她强调。
最大未开发油田前途未卜
8月底,挪威国家能源公司Equinor宣布,因面临监管机构对排放的全面审查,不得不搁置价值38亿美元的罗斯班克油田项目,钻探工作从原计划的今年第一季度推迟至2026年初,投产日期将进一步推迟至2027年。7月底,英国海上石油环境与退役管理局向Equinor公司发出正式信函,要求后者重新提交罗斯班克油田项目的环境报告。
罗斯班克油田发现于2004年,位于设得兰群岛西北130公里处,靠近法罗群岛边境深水区,估计拥有3.36亿桶石油当量的油气储量,其中包括2.1亿桶原油和50.12亿立方米天然气。
作为英国最大未开发油田,罗斯班克油田被视为英国北海区域油气产业回归之作,也是英国能源安全未来关键支柱之一,如今被迫搁置,无疑将进一步拖累英国油气产量增长,使其在面对油气价格波动时变得更加脆弱和被动。
Equinor公司预计,罗斯班克油田产量峰值有望达到每天7万桶原油和180万立方米天然气。如果全面投产,可满足英国高达7%的原油需求,并创造数百个技术岗位。
值得注意的是,罗斯班克油田产出的原油品质较高且几乎不含硫,与英国其他产出重质原油的未开发项目形成对比,比如位于罗斯班克油田以南几英里处的坎博油田,主要产出重质粘性原油,对环境危害相对较大。
业内指出,北海油气开发步履维艰暴露出英国能源转型困境,即如何在推进减排目标的同时维持安全可靠的能源供应。如果找不到平衡点,不仅影响英国作为长期能源项目投资地的信誉,还将给其自身能源供需及能源消费带来深度冲击。
文丨本报记者 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