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湖南发展发布公告,其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已获得湖南省国资委批复。
根据重组方案,湖南发展计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湖南能源集团电力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投公司”)持有的湖南湘投沅陵高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高滩水电”)85%股权、湖南湘投铜湾水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铜湾水电”)90%股权、湖南湘投清水塘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清水塘水电”)90%股权、湖南新邵筱溪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筱溪水电”)88%股权。同时,公司还将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湖南发展与电投公司同属于湖南能源集团旗下。交易完成后,湖南发展的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仍分别为湖南能源集团和湖南省国资委。
资产、净利润与装机容量大幅提升
重组前,湖南发展主要从事清洁能源与自然资源业务,运营包括株洲航电、蟒塘溪、鸟儿巢3座水电站,以及多个分布式光伏电站。截至2024年底,湖南发展可控总装机容量为23.4451万千瓦。
此次收购的四家水电公司——铜湾水电、清水塘水电、筱溪水电和高滩水电,均位于湘西水电基地(国家十三大水电基地之一),以水力发电为主营业务,合计装机容量达50万千瓦。
其中,铜湾水电站是沅水梯级第五级核心枢纽,装机18万千瓦,年等效利用小时数超3900小时,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清水塘水电站为沅水中游梯级开发项目中湖南省境内的第六级水电站,装机12.8万千瓦;筱溪水电站位于资水干流中游,装机13.5万千瓦,已稳定运营17年;高滩水电是是沅江最大支流酉水的最末一级电站,装机5.7万千瓦,首台机组于1996年投产。
这些水电站水力资源丰富,运营管理水平较高,为持续稳定发电与盈利提供有力支撑。通过此次整合,湖南发展的水电装机与发电能力将显著增强,主业布局进一步强化。
以2024年为基准,湖南发展重组前后的关键指标对比显著:
资产总额:34.41亿元 → 64.59亿元(增长87.7%)
营业总收入:3.37亿元 → 7.96亿元(增长136.2%)
归母净利润:0.68亿元 → 1.94亿元(增长185.40%)
总装机容量:23.4451万千瓦 → 73.4451万千瓦(增长213.26%)
交易完成后,公司总资产规模增长约30.18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长1.26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也从0.15元/股提升至0.34元/股,盈利能力获得实质性增强。
湖南省能源国企改革的重要举措
2024年3月,湖南能源集团揭牌成立,其定位为湖南省综合性能源保障主平台和全省能源战略实施主体,负责落实全省能源发展战略,承担全省能源保供功能性任务,围绕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发力,成为湖南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双碳”目标的主力军。
根据规划,湖南能源集团2025年控股电力装机将超1000万千瓦,占全省电力总装机的10%以上;2030年达2200万千瓦,占比提高至20%。
自成立以来,湖南能源集团推进多个重大项目:火电领域首个煤电项目开工,将建设2台百万千瓦级燃煤机组;湖南省首个重型燃机调峰项目投运;煤炭方面启动库木塔格矿区一号露天矿临建工程建设,预计年产能1000万吨;风光新能源板块,红寺堡区一期100万千瓦光伏并网发电,并在内蒙古签约6.5GW风光新能源项目。
湖南发展作为湖南能源集团旗下核心上市平台,此次重组是湖南省国资委推进国企改革、优化国有资本产业布局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公司进一步聚焦能源主业,提升资产质量与运营效率,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此外,本次交易也履行了湖南能源集团2022年关于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该承诺明确提出将通过资产重组、业务整合等方式推进相关业务整合。
在“双碳”目标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水电作为调节性能优越、成本竞争力突出的清洁能源,其战略价值愈发显著。本次收购的四座水电站均位于湘西水电基地,依托沅水、资水优质流域禀赋,来水条件良好,可为湖南发展带来持续稳定的发电收入与现金流,更将为其未来新能源业务拓展和“风光水储”一体化基地建设提供关键支撑。
2024年6月,湖南发展出资1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湖南发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专注于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项目的开发、建设与运营,进一步明确了向风光等领域延伸的战略路径。
此次重大资产重组完成后,湖南发展水电资产规模与质量将实现跨越式提升,为其构建“水电+新能源”协同发展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 作者:sunsh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