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指出,近年来,全球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我国正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为电力装备行业带来旺盛需求,整体来看,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形势良好。
明确今明两年目标
《方案》明确,2025~2026年主要目标是:传统电力装备年均营收增速保持6%左右,新能源装备营收稳中有升;发电装备产量保持在合理区间,供给得到有效保障,新能源装备出口量实现增长;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带动作用加强,电力装备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年均营收增速7%左右,龙头企业年均营收增速10%左右;推动一批标志性装备攻关突破和推广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9月,工信部曾发布《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当时文件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发挥电力装备行业带动作用,同时考虑目标可实现性,通过实施一系列工作举措,稳定电力装备行业增长,力争2023~2024年电力装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达9%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9%左右。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今年的《方案》提出“传统电力装备年均营收增速保持6%左右”的目标,这个增速比上一个短期计划要低一些,因为前两年电力消费增长较快,而今年上半年增速放缓,因此对方案目标进行相应调整,属于合理的动态优化。
稳步推进核电开发
《方案》在主要目标中提出“新能源装备出口量实现增长”。在外部环境不确定的背景下,新能源装备出口前景如何?对此,林伯强认为,新能源设备应该还会保持继续增长。实际上,我国一直在积极推进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工作。在当前外部环境不稳的情况下,新能源装备出口的确有一定的难度,但除欧美市场外,其他新兴市场仍大有可为,不过这需要企业主动布局。
在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方面,《方案》提出,“稳步推进核电开发,积极安全有序推动一批沿海核电项目核准建设”,相对于两年前稳增长方案中“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的措辞,这次是否意味着核电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对此,林伯强认为,核电开发总体仍将保持稳健。“积极安全有序”系一贯原则,实际推进节奏有望较此前有所加快。
在推动绿色智能转型方面,《方案》提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电力装备深度融合,加快推进装备绿色化升级改造,通过优质供给创造新需求。引导电力装备领域企业加快全流程数字化转型;结合算力中心建设等新需求,进一步提升配电母线智能化水平;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加快“5G+工业互联网”典型场景在电力装备领域应用。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