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流而上,黄葛参天。远山如黛,水鸟翔集。
简朴厚重、保存完好的大坝静静矗立,厂房中绿色外观的水轮发电机组欢快运转。这里是中国最早实现全流域梯级开发的河流——龙溪河。
9月23日下午,2025“一带一路”中外媒体采访调研行(亚非欧团),来到位于重庆龙溪河上的国家电投重庆公司狮子滩水电站,追溯中国水电“第一梯”的故事。
图为2025“一带一路”中外媒体采访调研行(亚非欧团)的外媒记者参观狮子滩大坝。黄敬惟摄
“中国现在有多少水电站?能提供多少电力能源?在当时艰苦有限的条件下,你们是怎样建成这样伟大的工程的?”在狮子滩水电文化展厅,讲解员被外媒记者团团围住。
从80多年前只能靠从欧美国家进口,到如今中国自主设计制造的水轮发电机;从肩扛手挑建成中国第一座大型钢筋混凝土防渗面板堆石坝,到旅游、发电一体化高标准的智慧水电……龙溪河、狮子滩、长寿湖,见证着中国水电事业披荆斩棘、奋勇向前的发展历程,也串连起一条由水电而起、因生态而兴的绿色之路。
图为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中国新闻部主任亚瓦尔·阿巴斯(左)在狮子滩水电实体博物馆水轮发电机组前留影。黄敬惟摄
当波黑“一带一路”建设与促进中心主任法鲁克·博里奇得知,中国的水电站在建设前,不仅需要经过数道评估,接受来自政府和相关专业机构的严格检验,还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加以保障,他一脸赞许,竖起拇指,为中国“点赞”。
“水电是清洁环保的能源。在我的国家——巴基斯坦,也有一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中国新闻部主任亚瓦尔·阿巴斯说,“从容量只有292千瓦的机组,到单机10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中国水电站的历史令人震撼。我要向中国的发展致敬。”
统筹:李 舫
审核:熊 建
策划:史鹏飞
记者:黄敬惟
摄影:黄敬惟
责任编辑:陈菲扬、侯兴川
上一篇:节能风电:累计回购约3301万股
下一篇:税惠助力风电企业向“绿”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