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大学生士兵的‘迷彩课堂’让孩子们受益匪浅!这样的育人课堂特别好,希望今后多办常办……”近日,罗山县李店村小学校长汪学军在师生座谈会上说了这样一段话。
近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慧泉书院教职工和退役大学生士兵走进罗山县李店村小学开展资助育人公益实践活动。“哇!我们有新篮球了……”当崭新的篮球、足球、跳绳等体育用品传递到学生手中,李店小学操场瞬间沸腾!退役大学生士兵现场组织趣味体育课,孩子们清脆的笑声洒满了校园。课毕铃声方歇,志愿宣讲队员拉着小手走进了教室,问答间将一张张满载祝福的卡片轻轻递到小手中——“用知识描绘蓝图,让运动装点脚步”“勇敢追光,未来可期”,在无声的激励与憧憬间架起学子们沟通的桥梁。
据了解,2024年以来,慧泉书院依托“七彩阳光”资助育人工作室,孵化以受助学生为主体的公益力量,通过退役大学生士兵淬炼其品格与能力,将资助助人延伸为实践育人,形成“受助—自助—助人”的特色育人链条。
截至目前,“七彩阳光”资助育人工作室资助覆盖1500余人,开展活动60余次。开展以“手拉手,帮战友”“我与奖助学金的故事”“优秀退役大学生党员谭永超考研经验分享会”为代表的“榜样引领与朋辈互助”系列资助育人活动;以“学生党员下乡行·资助宣讲践初心”“退役不褪色·筑梦再启航”为代表的“政策普及与宣传服务”系列资助育人活动;以“幸福大哥有话说”之特殊班会、“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为代表的“精准服务与情感关怀”系列资助育人活动;以“鸿雁传书送佳讯 慧泉邮寄喜报来”为代表的“家校协同与情感激励”系列资助育人活动。在此基础上成功探索出的“‘军魂筑梦,双轨护航’资助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工作案例被认定为省级学生资助工作创新案例。(供稿/麻家宁 供图/慧泉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