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上午,2025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中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合作论坛”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论坛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共同承办,邀请中德有关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相关企业以及研究机构的嘉宾代表,重点围绕中德汽车协同发展路径、汽车产业链协同发展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中国科协主席,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主席万钢,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穆希雅(Hildegard Müller),中德友好协会会长史明德、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于俊清、海南省政协副主席侯茂丰、中国科协科创部部长刘兴平、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进华出席论坛。
中德友好协会会长史明德主持
论坛包括致辞,主旨演讲和圆桌讨论三大环节,致辞环节由中德友好协会会长史明德先生主持,中国科协主席,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主席万钢,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穆希雅,分别为论坛致辞。
中国科协主席,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主席万钢致辞
万钢指出,中德两国是践行《巴黎协定》的先行者和推动者,在加快低碳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具有共同的追求。中德汽车产业要共同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实践经验,全面加强交流与合作,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德的智慧和方案。万钢强调,要持续深化战略共识,全面加强沟通交流,推动创新合作,共建开放环境,共同打造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新格局,为双方企业的合作和往来增加更加稳定、透明、便利的发展环境,维护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与发展。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穆希雅致辞
穆希雅指出,中德合作是推动全球汽车产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中欧贸易保持韧性增长,其中中德经贸往来规模持续位居前列,体现出两国经贸合作的稳定性与互补性。在电动出行和绿色低碳转型方面,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普及与基础设施建设上走在前列,德国则在汽车工程与安全标准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双方优势互补,合作潜力巨大。双方若能进一步加强标准协调、技术交流和产业协作,将为构建开放、创新、可持续的全球汽车产业生态贡献力量。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首席代表兼总经理张琳主持
主旨演讲环节由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首席代表兼总经理张琳主持,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翔为大家分享名为“中德合作-共同塑造未来出行”的演讲,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巍就“协同共进,定义新程:共筑中德合作智电新时代”展开介绍,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执行副总裁纳瓦罗、梅赛德斯-奔驰中国研发驱动系统及充电负责人就“梅赛德斯-奔驰的电动化和智能化:坚持‘奔驰标准’推动豪华创新”发表演讲,吉利汽车对外合作研究院院长王晓娟分享“‘在欧洲,为欧洲’: 共赢中欧‘双碳’战役”主题演讲,大众汽车集团(中国)集团销售副总裁张岚发表“中德合作,开拓未来出行新时代”主题演讲。
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翔演讲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巍演讲
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执行副总裁纳瓦罗演讲
吉利汽车对外合作研究院院长王晓娟演讲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集团销售副总裁张岚演讲
圆桌对话
圆桌对话环节由同济大学教授马钧主持,采埃孚集团执行副总裁、采埃孚中国总裁、亚太运营总裁汪润怡,宁德时代海外公共事务总监印晓颖,易来科得创始人胡可,深圳元戎启行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周光共同参与。圆桌话题围绕在全球汽车产业链重构的背景下,中德合作如何在技术层面、产业模式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共赢,嘉宾们开展了精彩对话与讨论。
中德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发展论坛是每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最为重要的活动之一。从2020年首次举办以来,已经发展成为两国汽车产业增进互信、深化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会议现场座无虚席,与会嘉宾分享真知灼见,为中德合作经验应用于全球实践提供思路,为中德汽车产业协同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 | 会议组
审核 | 梁 艺
编辑 | 于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