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载绘就首都能源绿色新图景
创始人
2025-09-28 05:34:42

时代召唤,使命在肩。当“双碳”行动的号角吹响,一场波澜壮阔的能源革命与绿色转型,正在神州大地全面展开。2020年9月,中国向世界作出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重大宣示,标志着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成为国家战略,一场关乎未来的深刻变革就此启航。五年来,作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服务首都的“窗口”,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简称“国网北京电力”)胸怀“国之大者”,立足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定位,将“双碳”目标融入电力保供、能源转型、民生服务全链条,在降碳、减污、扩绿的实践中交出一份亮眼的电力答卷。

2024年6月7日,在国网北京检修公司±500千伏延庆换流站年度检修现场,作业人员对设备开展检修。 程伟摄

源网织绿

构建清洁能源供给体系

北京的“双碳”征程,离不开顶层设计的精准领航。

2022年6月,生态环境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明确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同年10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印发《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确保2030年前率先实现碳达峰战略目标。

国网北京电力第一时间响应,将服务首都“双碳”目标率先落地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迅速成立“双碳”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关于服务北京市率先实现“双碳”目标电力行动方案,搭建起跨部门、跨专业、跨单位的协同桥梁。

“就像给城市能源转型画‘路线图’。”国网北京电力发展规划专业人员指着厚厚一沓文件说。围绕“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国网北京电力制定10个方面、42项重点任务及年度清单,从保供应、促转型到优结构、促减排,再到强支撑、促中和,脚踏实地、层层递进。

五年间,国网北京电力深入践行“电等发展”,既激活本地新能源潜力,又拓展跨区绿电通道,搭建起“内外联动”的清洁电力网络。

秋日清晨,密云区新城子镇大角峪村村民魏长岭家屋顶的光伏板在阳光下泛着蓝莹莹的光。“夏天发电多的时候,不仅自家不用买电,还能将剩余电量并网卖出,产生‘阳光收益’。”她笑着展示手机里的账单。

小小的光伏板连线成片,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正输送到京华大地的一个个乡村,更多的村子因此绿起来、亮起来、富起来。

为了让更多“屋顶绿电”顺利并网,国网北京电力出台支持分布式光伏发展的意见,开通“绿色通道”,打造新能源云服务平台,创新推出分布式光伏“三快”(快速响应、快速接入、快速服务)等举措,实现“应并尽并、愿并尽并”。

与此同时,国网北京电力积极服务本地新能源发展,建设投运安定、顺义两座生物质电厂,总装机15.3万千瓦。2024年底,北京可再生能源装机达310万千瓦,年发电量56.7亿千瓦时,较2020年分别增长42%、26%。

如果本地新能源是“家门口的绿电”,跨区输送的清洁电力就是“千里之外的支援”。依托环京特高压环网,国网北京电力规划建设北京东——通州等500千伏外受电通道13条28回,推动外受电能力由1700万千瓦增加到3400万千瓦,清洁能源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显著增强。

在±500千伏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延庆换流站,北京检修公司柔直调相机运检中心副主任刘吉昀指着屏幕上的实时数据介绍道:“张北的风和光,通过这条‘能源高速路’,每年能给北京输送超140亿千瓦时的绿电,相当于少烧420万吨标煤。”

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这场“绿电接力”的高光时刻。为了践行“绿色办奥”理念,国网北京电力从山西、蒙东等地采购了10.23亿千瓦时绿电,不仅实现了冬奥场馆100%绿电供应,而且赛事期间全市新增用电量全部由绿电供应。

除了定向采购,市场化交易让绿电“流动”得更灵活。首都电力交易中心交易师张辰达每天都在组织发电企业和用电客户进行对接。“以前绿电交易是不定期档,现在我们在开展年度、月度交易的基础上,实现月内高频次、常态化开市,让企业能按需买电。”张辰达说,市场化用户绿电交易规模从2021年的0.96亿千瓦时增至2024年的52亿千瓦时。“看着绿电交易的盘子越来越大,就觉得‘双碳’目标离我们越来越近。”

2025年,北京与新疆携手通过“新疆绿电午间发、北京负荷晚间用”的市场化交易新模式,实现新疆午后阳光“点亮”北京夜景。自4月以来,新疆送北京错峰绿电交易7批次,实现绿电交易超5600万千瓦时。

五年来,国网北京电力积极拓展绿色能源的“电力走廊”,不断壮大省间绿电交易的“朋友圈”。该公司相继与山西、内蒙古、西藏、新疆等地签订省份间绿电合作协议,多方向引进清洁电力供应,扩大区外绿电供应规模,让来自远方的清洁电力,源源不断注入首都的能源血脉,为城市运行注入了更多“绿色动能”。

国网北京通州供电公司人员在新型电力系统创新中心讨论城市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的页面开发情况。王洋摄

国网北京亦庄供电公司员工在同宁超级充电站为用户提供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刘小军摄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张北柔直工程延庆换流站全景。侯占泉摄

科技赋绿

激活低碳发展新动能

当前,这场能源革命的大潮正在北京一系列电力项目建设中涌动。

在500千伏CBD变电站建设现场,项目经理裴浩戴着安全帽,仔细检查设备安装的每一个细节:“这座变电站是首都能源中枢,建成后有助于绿电直达北京市用电核心区,支撑区外绿电‘进得来、落得下、用得好’。”

如今的北京电网,正朝着“坚强智能”的方向蜕变。500千伏层面,环京特高压环网支撑的交直流扩大双环网已具雏形;220千伏“分区运行、区内成环、区间联络”的9分区格局高效运转;110千伏电网以链式结构保障供电,10千伏配电网用“双环网”“多分段、多联络”提升可靠性,首都核心区、北京城市副中心用上了钻石型、双花瓣电网结构……主配网的协同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搭建起坚实的“骨架”。

能源领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战场”,构建首都新型电力系统,赋予了电网企业新的历史使命。

2023年底,位于通州大运河畔的城市绿心公园内,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正式开放,与城市绿心公园一道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蓝图中的点睛之笔。

在这片土地上,涌动的绿色电能丰沛充盈。作为三大建筑的配套电力设施,4座10千伏开闭站形成两组双环网,配置光纤纵差保护,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99%。不仅如此,国网北京电力采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构建配电物联网云平台,将绿心区域内站室电气、消防、安防等数据动态接入,可远程监测设备及环境运行情况,实现智慧无人化巡检。

作为首都新“一翼”,北京市委、市政府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要求以实现“双碳”目标为引领,探索绿色发展、低碳转型的实施路径和推进模式。公司坚持先立后破,主动融入北京城市副中心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聚焦能源、建筑、交通三大关键领域,扛起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的重任。

国网北京电力建成全市首座绿建融合数字化零碳110千伏大营变电站,通过全流程采用数字信息仿真BIM(建筑信息模型)、光伏建筑一体化、地源热泵等技术,实现能源供给清洁化目标。挂牌成立“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新型电力系统实验基地”,建成全国首条充电桩自动化检定检测流水线,检测效率较人工检测大幅提升,核心成果斩获第48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特别嘉许金奖”。解决重点项目“卡脖子”技术难题,光储直柔零碳营业厅、零碳示范村等一批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进现实。

国网北京电力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双碳”目标落地的核心动力,在技术攻关、数字化转型中持续突破,为北京率先迈向碳达峰、碳中和注入澎湃电力动能。

国网北京电力发布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电网一张图”清晰呈现电力脉络,人工智能、电力北斗在多场景“大显身手”。打造通州—亦庄数字化配电网综合示范区,提升配电网精准感知和互动能力,获评国网数字化配电网示范标杆。深挖电力数据价值,建设首都碳排放监测服务平台,构建“电碳分析模型”和“电力看+”大数据应用服务体系,持续向政府部门提供碳监测分析报告。其中,“电力看双碳”大数据服务获得国网首例、全市首批大数据资产认证,海淀“城市大脑”成果获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大赛二等奖,为首都数字经济注入“电力智慧”。

科技引领绿色转型,电网连接低碳未来。在推进“双碳”目标的实践中,国网北京电力正以创新驱动发展,用智慧电网勾勒出首都能源新图景。

民生暖绿

低碳生活触手可及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国网北京电力正将“双碳”目标融入城市肌理。从科技前沿的创新突破,到居民巷陌的生活日常,该公司全面推进消费电气化和节能增效,把“双碳”愿景变成触手可及的城市风景。

“冰箱、微波炉等高耗电量的电器,要避免同时使用一个插座,空调在26摄氏度基础上调高一度,每年可节电22度……”国网北京城区供电公司联合东城区草厂社区开展电力安全知识大讲堂活动,电力员工现场传授节能降碳小知识,引导市民主动养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草厂社区是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国网北京电力聚焦市民所需所盼,下足“绣花”功夫。完成“煤改电”“气改电”、10.7公里电力架空线和371基电杆入地、家居能源全电化、推动碳惠普机制落地……老胡同焕发出绿色低碳、清洁宜居的新生机,成为首都首个电能替代示范区。

在门头沟区妙峰山镇下苇甸村,“柴草堆院、煤烟呛屋”已成冬日旧貌。村民李存梅坐在沙发上,指尖轻轻一按,电采暖设备送出的暖流瞬间包裹全身。“以前烧煤,半夜得起来添两次,满屋子灰。现在好了,又暖又干净。”老人笑着说道,眼角的皱纹里漾着满足。

这是国网北京电力持续推进“煤改电”工程、助力首都空气污染治理的一个缩影。从核心区胡同到远郊山区,该公司累计为137万户居民换上清洁电采暖设备,15个区实现“无煤化”,每年压减燃煤52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370万吨,清洁电力替代燃煤,成了市民过冬的“主心骨”。

蓝绿交织、山水相依,生活点滴见低碳之变,更见央企之责。

在交通领域,新能源汽车的“补给网”越织越密。国网北京电力科学统筹,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布局,运营近1800座充电站、2万台充电桩,牵头建设北京市“车、桩(站)、网”一体化管理服务平台,服务北京市构建高质量超充网络,单枪最大输出功率可达600千瓦、日均服务能力达到700车次,满足市民美好出行需要。

在供暖领域,国网北京电力配置专业客户经理,为可再生能源供暖项目提供“一对一”报装服务。截至2024年底,累计服务全市热泵等供热面积超1亿平方米,年减排二氧化碳超180万吨。

“双碳”焕新,能源生产消费模式演进,一个个可感可及的用能场景让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城市肌理,也推动“供电+能效服务”随之升级。

国网北京通州供电公司与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资建设集团共同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绿心园区项目,供给侧实现100%绿电、地源热泵供冷供热,消费侧实现绿色建筑、园区车辆全面电气化,获得由南德意志集团颁发的国内首张净零排放碳中和认证证书。国网北京丰台供电公司为长辛店二七纪念馆加装224块单晶硅太阳能光伏组件及充电桩,开发低碳能源管理系统,让“红色地标”成为“低碳标杆”。国网北京亦庄供电公司设立“绿电绿证服务站”,与区政府共建北京经开区碳监测与能效服务中心,对辖区重点企业碳排放情况实时监测,并通过走访辖区重点企业,为客户制定个性化绿电减排报告。

围绕零碳园区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可再生能源消纳等场景,国网北京电力积极拓展绿电绿证、碳核查等咨询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绿色用能水平提升。

五载栉风沐雨,五载逐绿前行。国网北京电力以电网为基、以绿电为脉、以民生为本,在京华大地绘就服务“双碳”目标的生动长卷。站在新的起点,国网北京电力仍将以“电”为笔,厚植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绿色底色,在“双碳”征程上续写壮美的“北京答卷”。文/曹瑾 景晓薇 李艳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黑石、贝莱德:盯上电力公司,明... 【美国AI竞赛和数据中心扩建,私募盯上地方公用事业公司】随着美国人工智能竞赛和耗电巨大的数据中心大规...
男子扶摔倒老人却被指肇事,花十... 新京报记者 赵露 制作 高晨曦 9月27日,湖南桃源尹先生称,14日他带儿子去医院看病,看到一推车老...
西甲-小蜘蛛双响姆巴佩破门难救... 北京时间9月27日22点15分,2025-2026赛季西甲联赛第7轮迎来万众瞩目的马德里德比,皇马前...
【聚焦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 晋云科技展位,观众正在了解智能机器人。该机器人已应用于矿下主煤流皮带运输系统异物捡取及智能巡检等工作...
曼联主帅鲁本·阿莫林:布伦特福... 一、引言 最近,曼联在英超联赛中表现不佳,球队接连失利让球迷心急如焚。在最新一场对阵布伦特福德的比赛...
以专利转化运用激活新能源产业创... 本报实习记者 王勇 9月27日下午,由省知识产权局主办的知识产权平行论坛在晋祠宾馆举行。 此次论坛由...
五载绘就首都能源绿色新图景 时代召唤,使命在肩。当“双碳”行动的号角吹响,一场波澜壮阔的能源革命与绿色转型,正在神州大地全面展开...
每周股票复盘:新集能源(601... 截至2025年9月26日收盘,新集能源(601918)报收于6.33元,较上周的6.43元下跌1.5...
马德里德比惨败!皇家马德里遭遇... 昨晚的西甲联赛上演了一场荡气回肠的马德里德比,马德里竞技以5比2的比分痛击皇家马德里,为球迷奉献了一...
每周股票复盘:淮河能源(600... 截至2025年9月26日收盘,淮河能源(600575)报收于3.38元,较上周的3.51元下跌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