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件事让美国慌了神?800美军将领被召回,特朗普对中国绝口不提
创始人
2025-09-28 21:32:37

就在全球目光聚焦俄乌战场之际,五角大楼一纸密令突然搅动国际局势。美军为何在印太无人机计划刚曝出重大失败的节点,上演史上最大规模将领集结?而特朗普刻意回避“中国”二字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战略焦虑?

观察者网消息称,近日,美国防长赫格塞思紧急召集全球800余名美军高级将领,要求两日内全部返美参会。这场定于9月30日、仅持续一小时的会议,将在弗吉尼亚州匡提科基地进行,800多人的规模堪称冷战以来之最。

赫格塞思的召回令堪称美国军事史上罕见的一幕。

据五角大楼数据,截至今年6月,美军现役将军总数仅838人,此次召集规模已覆盖大半高层。更不寻常的是,命令未附议程,仅模糊表示防长将“传达指导意见”。

从指令下达到会议召开仅剩48小时了,但细节仍未透露,要全程保密至最后一刻。

对此,特朗普轻描淡写称为“日常会面”。但这种反常操作立刻引发连锁质疑:若真是常规会议,为何连美军内部都措手不及?若为应对紧急威胁,为何仅安排一小时议程?

美军内部有军官猜测是集体体能测试,有人担心大规模清洗,甚至有人戏称“或许要玩现实版《鱿鱼游戏》”(一部韩剧)。

而白宫前安全官员沙克将此举类比“现代版烽火戏诸侯”,直言防长赫格塞思作为前福克斯新闻主持人,可能借“一呼百应”的场面满足权欲。但更多分析认为,这种儿戏化解释难以服众。

更严峻的解读来自美军退役将领霍奇斯。

他在社交媒体重提1935年希特勒召集德军高层事件——当时军官们只有两个选择:宣誓效忠或失去一切。历史阴影与当下局势形成诡异呼应:自特朗普提拔赫格塞思任防长以来,五角大楼已经历多轮“忠诚清洗”。

而布鲁金斯学会专家美专家的警告更值得深思:全球指挥官同时离岗将导致战区指挥链断裂,若遭遇突发危机,美军可能陷入“无人决策”的瘫痪状态。更何况,将如此多高级将领暴露在单一地点,无异于给潜在对手提供“一锅端”的诱惑。

而恰在美将领集结令发布同期,2件事几乎同步发生。

其一,《华尔街日报》曝出五角大楼“全球无人机计划”彻底崩盘。

该计划原定2025年8月在印太部署数千架无人机围堵中国,却因两大致命伤搁浅:制造商交付严重滞后,且全军找不到能统一操控多品牌无人机的软件系统。

这场耗资数十亿的军事科技溃败,暴露出美军工业链的深层裂缝——连基础装备整合都举步维艰,又何谈与中国进行高科技对抗?

其二,几乎在美军将领接令的同一时刻,中国商务部公布了对6家美国军火商的制裁清单。

其中,萨罗尼克科技等3家企业因参与涉台军售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全面切断与中国的一切经贸往来;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等3家则因违反两用物项出口管制,被禁止从中国进口军民两用材料。

这一击直指美国军工产业链的脆弱环节。尽管中美近期就稀土等战略物资出口达成部分协议,但中国明确要求相关物项不得用于军工制造。

而现实是,美国尖端武器从F-35战机到“朱姆沃尔特”驱逐舰,均依赖中国供应的稀土永磁材料。

据行业数据,美国军工企业超80%的钕铁硼磁体进口自中国,而这类材料是精确制导武器与雷达系统的核心组件。

制裁的连锁反应已初现端倪。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近日承认,某型号导弹生产线因“供应链调整”延迟交付;雷神公司则被曝重启废旧磁体回收项目。

中国看似温和的出口管制,实则成为悬在美国军工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即便五角大楼真如特朗普所说研发出新武器,量产能力也将受制于稀土断供。

因为时间的巧合性,有不少人认为,美军将领的紧急召回,可能与中国掐住稀土命脉后的绝地反击有关。

这场神秘集会将于9月30日揭晓答案,但无论结果如何,三个趋势已显而易见:

其一,美军正加速推进“去中国化”供应链。

五角大楼近期秘密启动“堡垒计划”,资助企业研发稀土替代材料,但专家预估至少需5年才能实现关键品类自给。在此期间,美军装备升级或将放缓。

其二,台海博弈进入精准打击阶段。中国此次制裁的6家企业均涉台军售,释放出“参与一次、终身禁入”的强烈信号。未来美国对台军售可能转向更隐蔽的技术授权,而非成品交易。

其三,美国军政矛盾公开化。赫格塞思的独断行动已引发国会不满,众议院军事委员会要求其限期提交会议报告。若特朗普政府继续以忠诚度绑架军队,不排除出现将领集体请辞的危机。

专家指出,特朗普的沉默恰恰折射出美军现阶段对华战略的矛盾:既想展示强硬姿态,又深知动手条件远未成熟。

这场集结很可能成为特朗普的“将军试金石”。那些长期驻外、与军工复合体利益捆绑的将领,是否还愿听从白宫号令?

此前以色列未经通报轰炸卡塔尔事件,已暴露部分美军海外指挥官“先斩后奏”的倾向。对奉行“美国优先”的特朗普而言,军队若不能绝对忠诚,比外部威胁更危险。

尽管特朗普回避提及中国,但美军此次异动处处透着“中国压力”的痕迹。印太无人机计划的溃败证明,美军试图用技术优势碾压中国的思路已遭遇结构性困境。

而将领集结的时机选择,恰逢中国国庆前夕与亚太军演密集期,警示意味不言而喻。

然而中美博弈的天平正在倾斜。

中国不仅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链,还在无人机领域实现“军民融合”的降维打击,更关键的是,中国通过“一带一路”与上合组织构建了战略缓冲带,使得美军难以复制冷战时期的围堵模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江苏神通:公司核电阀门在线15... 11月20日,江苏神通(002438.SZ)发布调研活动记录公告称,公司在核电阀门领域与国内同行企业...
晋北能源2.66亿控股同赢热电... IT桔子出品 并购 19 November 星期三 每日事件 LATEST NEWS 国内并购事件...
“反内卷”之下 光伏部分产业环... 受益于“反内卷”的推进,光伏上游环节在不低于成本价销售指导下,主产业链价格整体呈现回升态势,其中,硅...
11月20日中证能源(3999... 证券之星消息,11月20日,中证能源(399928)指数报收于2988.06点,跌1.76%,成交1...
极海芯赋能光伏清洁机器人,边缘...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向清洁化、低碳化加速转型,光伏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的支柱力量,其装机容量持续攀升。然而...
11月20日中证能源(0009... 证券之星消息,11月20日,中证能源(000928)指数报收于2988.06点,跌1.76%,成交1...
11月20日300能源(000... 证券之星消息,11月20日,300能源(000908)指数报收于2412.33点,跌1.57%,成交...
通威集团刘汉元:光伏正处于“第... 11月17日,在2025第八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上,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面对媒体,就行业...
大唐发电(601991)披露超... 截至2025年11月20日收盘,大唐发电(601991)报收于3.57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28%...
光伏周价格 | 硅料短期弱稳,... 01 周价格表 02 周价格观察 01 多晶硅:供应收缩与反内卷共识支撑,多晶硅价格短期弱稳 供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