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国庆期间,全国各地的红色旅游景区,成为游客的热门选择。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首日,全国高速公路充电量达到1748.5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41.95%,创历史新高。为应对充电高峰,各地除了增加移动充电桩的投放,还加大数字化平台的应用,精准判断不同时间段充电需求,实现充电设备灵活调度。
假日期间,还有不少人选择自驾出行,新能源汽车充电补能需求也迎来了高峰。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的数据显示,在假期的第一天,平台充电量超过了1000万千瓦时,创下了历史新高。为了保障新能源车主的顺利出行,各地也推出了多种灵活举措。
在沪昆高速长安服务区,不少自驾出行的旅客正在充电。记者看到,为应对充电高峰,在固定充电桩之外,这里临时安装了5台移动充电桩。同时,针对可能出现的充电排队现象,当地还在服务区旁边的收费站新配备了20个快速充电桩。
而在浙江丽水云和高速服务区,为了提升车主充电体验,当地供电部门投入了比平时多一倍的运维人员,他们24小时待命,随时检查20台充电桩的运行状态,同时还主动提供操作指导,引导车辆有序充电。
不只是增加充电桩,这个假期,各地电力部门还加大数字化平台的应用。在安徽,一套充电设施容量评估平台上线运行,每15分钟,平台就能自动分析一次充电站的使用情况,判断不同时间段的充电需求,进而发出指令,指导景区和服务区灵活调度充电设备。
国网安徽合肥供电公司工作人员 陈建民:“利用这个平台,我们在往年充电需求量比较大的景区附近,新增了不少充电设施,减少旅客的充电排队时间,缓解里程焦虑。”
而在江苏镇江,电力部门利用车联网平台,将平时使用率较低的40台充电桩,迁移到交通要道景区等地,方便假期里车主快速充电。同时,平台还能实时监测700多台充电桩的使用状态,一旦发生充电故障,将第一时间通知工作人员展开运维,全力保障新能源车主假期出行。
数据显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首日,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高速公路充电量超1000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8%,创历史新高,高速单站充电次数最多的是杭千高速建德服务区液冷超充站(衢州方向),郴州市欧阳海高速服务区(广州方向)充电站(二期),常台高速嘉绍大桥服务区充电站二期(台州方向)。
为了让更多选择自驾游出行的新能源车主不再有里程焦虑,在国庆假期,各地相关部门积极做好新能源汽车充电资源调配和保障工作。
为应对假期新能源车出行高峰,湖北省在福银高速随州、麻阳高速仙姑山、沪渝高速恩施等重点高速服务区精准投放了22台移动充电仓,构建起“固定+移动”协同互补的充电保障体系,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在节假日动态支援不同的服务区。
随州保电运维技术人员 徐国栋:“移动充电仓‘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跟普通充电桩一样快,能同时给四辆车‘喂饱电’。”
位于江苏苏州的阳澄湖服务区,在这个假期迎来了车流高峰。为了应对这一情况,当地新投用了20把60千瓦充电枪,并在现场部署了移动充电车,提升服务区整体的充电能力。此外,缓解重点服务区的充电压力,当地还通过价格优惠机制,鼓励新能源车在非热门充电站点、非高峰时段进行充电。
国网苏州供电公司市场营销部工作人员 赵猛:“对于平时比较冷门的一些站点,我们设置了三折的充电服务费用优惠,对于相对热门的一些站点,我们设置了五到七折的充电服务费优惠。”
国庆假期,浙江嘉兴南湖区一座融合了光伏发电和智能充电的绿色能量站闪亮登场。充电站顶棚的太阳能电池板正将阳光转化为绿色电能,通过智能系统分配至每一辆需要补能的车辆。
假日出行服务专班 秦运杰:“通过‘智慧调度平台’系统,对站内的25个充电桩进行动态分配充电时段,实时公示空闲桩位、充电价格以及预计等待时间。”
内容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