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逛吃、地下供电 西安商圈下藏着一个“电力大拿”
创始人
2025-10-07 07:03:26

“十四五”这五年,我国能源加速“换绿装”,电力网络持续“织大网”。在陕西,电网把“绿色”当成了核心目标——不仅搭起了750千伏当“主干”、330千伏当“分支”的智能电网体系,还能把风电、光伏的“绿能量”全接住,新能源消纳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0%以上,给陕西万亿级经济增添了“低碳劲”。

漫步西安商圈,你或许想不到,脚下藏着一个“电力大拿”:国内首座地下330千伏变电站今年上半年投运,实现地上逛吃、地下供电,占地较同规模变电站减少60%。

“十四五”期间,像这样的工程,陕西共建成75项,它们如毛细血管般延伸,让用电“血脉”愈发畅通。

在陕北黄土高原,“十四五”重头戏 ——陕北至关中第三通道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火力全开赶进度。

这条1271公里的“电力高速路”,明年建成后,陕北的“绿电”只需0.004秒就可抵达关中人家,4000万户家庭用电更稳,这一网架规模也将成为西北电网互联互通的核心枢纽。

在陕南秦岭深处,镇安抽水蓄能电站这个“绿色充电宝”,太会“精打细算”了——低谷时抽水存能量,用电高峰就“放水发电”,风电、光伏再也不怕“看天吃饭”。

这个西北地区在运装机容量最大的“绿色电池”,每年还能少排30.5万吨二氧化碳。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昔日“火电大户”正加速向“风光大省”转型。

国网陕西商洛供电公司副总经理 黄晓勇:陕西镇安抽水蓄能电站投运,每年可消纳富余风电、太阳能发电量31.21亿千瓦时,年均节约标煤约11.7万吨。

不只服务陕西。“十四五”期间,陕湖特高压直流工程建成投运,开始给华中输送“陕电套餐”,每年能帮华中地区节约1800万吨标煤。陕皖特高压也在加快推进,预计今年底全线贯通后,更多地方将用上陕西绿电。目前,陕西境内特高压工程共“两站九线”,总长度2582公里,建设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夜幕降临,大雁塔的灯光秀与山间的风机遥相呼应,一幅“绿电点亮万家”的壮美图景正在三秦大地徐徐铺展。这张越织越密的智能电网,一头系着陕西的绿色梦想,一头牵起江南的万家灯火,书写着新时代“西电东送”的陕西故事。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 科技日报深圳11月18日电(记者罗云鹏刘园园通讯员朱丹)18日,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
云意电气:公司光伏电站项目目前...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公司光伏业务是否正常运行? 云意电气(300304.SZ...
和展能源:第四季度业绩情况尚不... 证券之星消息,和展能源(000809)11月18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
通达动力:定转子电机铁芯应用于... 证券之星消息,通达动力(002576)11月18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
光影中国•西藏朗县:光伏赋能高... 西藏朗县是光伏项目‘黄金区域’,年日照利用小时数达 1600余小时,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在一块块光伏板...
光伏发电,为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报记者 窦 皓 浙江宁波余姚市,中意宁波生态园。 空中俯瞰,领克汽车余姚工厂车间的屋顶铺满光伏板。...
南工大攻克钙钛矿光伏器件制备难... □ 本报记者 谢诗涵 作为新一代光伏技术的希望,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以其更低成本、更轻薄和可柔性化等优势...
大秦铁路保障冬季能源供应 近期,受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多地出现大风降温天气。随着我国北方陆续供暖,冬季煤炭运输也进入高峰期,作为...
我国首个高压天然气长输管道余压... 记者今天(19日)从国家管网获悉,我国首个高压天然气长输管道余压发电项目,海门站天然气余压发电项目在...
我国光热产业增速超全球两倍 光...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芳 通讯员 朱丹)我国光热产业正以超全球平均水平两倍的速度发展。在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