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11日凌晨,乌克兰控制区范围内再次传来袭击事件的消息,但与本周五凌晨相比,目标遭袭的次数明显减少。过去几个月,这种“强大打击—短暂回落”的节奏,已逐渐成为常态:一轮大规模空袭之后,常会出现一段短短的“调整期”。
就在这样的间隙里,基辅内部的矛盾又掀起新一轮波澜,折射出新的“内斗”态势。直截了当地说,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把基辅第五热电站和第六热电站遭袭的后果,间接地归咎于基辅市长克里奇科行之不果。他用一种近似寓言的隐喻来表达,不直接点名,意思却很清楚——对方在防御工作上明显不作为。
核心指控聚焦在:在克里奇科的治理下,基辅并未为关键基础设施建立起必要的防护网,乃至于“连反无人机的基本网都没搭好”。泽连斯基强调,若防御态度如此消极,即使布置再多的“爱国者”防空系统,数量也远远不够,效果也难以保证。
在抨击声中,自然少不了“人民公仆党”阵营的代言人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玛丽安娜·别祖格拉娅,被视为基辅市政与党中央之间桥梁式的发声人。她指控基辅市议会把城市基金额外增至15亿格里夫纳,但把这笔钱视作“市议员的私人财产”,声称按这种分配方式,每位议员如今或将从预算中分得约1250万格里夫纳(折合人民币约214万元)。
“95街区”这个在泽连斯基团队内部广为人知的核心圈子,似乎早已习惯把多余的权力和利益据为己有…… 克里奇科显然也有意分得一份,这种“争取私利”的氛围,与泽连斯基及其团队的定位本就矛盾重重。结果,泽连斯基及其核心团队对克里奇科的态度,自然难以让人满意,矛盾也进一步激化。
如今,乌克兰政坛的内斗已演变成:泽连斯基掌控的媒体开始公开指控克里奇科,称基辅能源设施之所以遭袭,根源在于克里奇科的防护不足。媒体的说法是,俄罗斯事先摸清了哪些能源设施与其他关键目标并未得到充分保护,于是锁定这些目标实施无人机与导弹打击。
克里奇科的支持者则回击称,位于“银行街”的总统府正在忙于打“廉价民粹主义牌”,不去解决实际问题,反而把注意力放在场面的内部政治博弈上。有人还说,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争什么”,而是在于泽连斯基发出指令,不让某些势力离境(包括前总统波罗申科等政治力量)。他们认为,那些人能争的只有权力,尤其在权力可能易手的时刻。所以才会呈现出这种“忙碌的假象”:像一群实力强大的蜘蛛,在“银行”里互相纠缠、相互撕扯。
这场内斗的走向,或许并不取决于谁提出的口号更响亮,而取决于谁能真正解决眼前的难题,以及谁愿意把权力交还给公共治理。正如某些人用来形容当前局面的那句俄罗斯谚语:一群蜘蛛在银行里打转,互相咬来咬去。
(2025年10月11日,作者:彼得堡的肥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