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4日,以“行业融合、绿色电气”为主题,第三届电气化发展论坛在崇礼举行,人民碳中和研究院院长宋明霞应邀参加学术交流,做《塑造可持续的未来》演讲。现将演讲内容分享如下:
当今中国,电力之于国人已是无感的幸福,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犹如灯塔,照亮过去、现在和未来。拥有简单自然、充实明亮的快乐,正如电气化带给每个人的无感幸福。
何为无感的幸福?
从国际对比的强烈触动而来。
一台冰箱是中资企业非洲员工家里的装饰品,电从远方来,不过电厂才开始建,这是2019年三峡集团员工讲述的身边事。
30多层的高楼,因为停电,不是几小时而是几天停电,住户需要爬上楼去把冰箱里的东西背下来,这是2020年初我们到印尼爪哇电厂调研,国家能源集团员工讲在雅加达的真实生活。
现在大家觉得太不可思议,感觉那是很久远的故事,那的确是四五十年前的中国。弹指一挥间,中国巨变。
电气化是观察中国的一个视角,电气化重塑中国。电气化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澎湃的动能。
我们开启生活视角看电气化。
用电信手拈来,各类电器皆备于我,电的可得性如空气和水,这是一个普通中国家庭的日常生活。梦想无止境,装点艺术空间,讲究体验价值,生命需要更舒适的安放;出门开电车、回家用电灶、取暖靠热泵,选择节能电器,减少碳足迹,生命需要拥抱绿色文明。基于电气化的生活方式,正在重塑公民的消费观和道德伦理。
我们开启产业视角看电气化。
新中国成立时,全国铁路总里程仅2.2万公里,人均里程不足一支香烟长,到2024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6万公里,其中电气化铁路里程12万公里,电气化率达75%,居全球首位。今年正在加速研制时速400公里的牵引供电系统。
中国铁路电气化进程折射出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跨越式发展。“牵引供电”既是技术用语,也是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电气化的龙头地位的象征。电气化正在重塑中国企业的发展路径。
我们开启城市视角看电气化。
很多国际友人来中国,非常喜欢看城市夜景,绚烂的灯光下,眼底尽收繁华和浪漫,这是电气化惠及中国的大美画卷。
中国的美好还在于对风险的防范。随着极端天气频发,突发灾害风险叠加、建设韧性城市成为全球议题。强化科技赋能,实现对城市生命线运行数据的全面感知和监测,电气化是生命线。随着能源革命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城市发展的内在机理正在重塑。建设智慧城市、生态城市,基于电气化的解决方案也如画卷般渐次展开。
我们再开启全球视角看电气化。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重构自我与世界,是每一个微观、宏观主体都要面对的挑战。直面挑战,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进入快车道。
当前绿色低碳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成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一部分。建设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推动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打造可持续发展绿色价值链,绿色电气化是新的破局点。
今天以新型电力系统崇礼论坛为背景,举办电气化发展论坛,是基于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壮大,基于应对气候变化一揽子重大工程的开工。我们有信心、有实力提供稳定而强大的绿电。今天12家协会再次同台携手,发布推动绿色电气化发展宣言,意味着绿色电气化与产业经济开始走向深度融合,意味着绿色电气化与社会民生开始走向深度触达。
实现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双向奔赴,将带来产业的全面升级,带来商业伦理和道德伦理的全面升维,带来电气化的全面推进,带来电力价值的全面升维。
重构自我与世界,重塑可持续的未来,电气化是跨界融合、生态共治的载体,是绿色同行、聚势而出的平台,是绿色共享、全球对话的窗口。
绿色电气化将继续为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澎湃的动能!
电力人是提灯者,为绿色电气化提灯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