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10月14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的《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强调,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报年度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时,聚焦有利于实现“双碳”目标、节能降碳潜力大的领域,确定当年具体支持项目范围和要求。本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应当用于前期手续齐全、具备开工条件的计划新开工或在建项目,不得用于已完工(含试运行)项目。
《办法》指出,本专项支持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煤炭消费清洁替代、循环经济助力降碳、低碳零碳负碳示范、碳达峰碳中和基础能力建设等方向。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项目支持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机械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支持以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为载体整体部署并规模化实施的节能降碳改造。支持供热、算力等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支持中央和国家机关节能降碳改造。
支持食品、烟草、纺织、造纸、印染等行业燃煤锅炉、工业窑炉,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支持城乡居民采用地热能、生物质能供暖。支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和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退役设备再制造。支持以农林剩余物资源化和能源化利用。支持可降解塑料、可循环快递包装产品生产应用推广。支持“以竹代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品生产应用推广。支持零碳园区、零碳运输走廊实现近零碳目标的供能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改造、工艺降碳改造等项目。支持绿色甲醇和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项目。支持规模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建设。
国家发改委支持电力、钢铁、有色、化工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
储能圈认为:《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的出台,意味着国家对绿色技术的支持正从“发电端补贴”转向“用能侧改造”,这对光伏、新型储能、虚拟电厂来说都是直接利好。对光伏来说,过去装光伏更多是“省电费”,而现在,政策明确将其纳入节能改造范畴,意味着工商业光伏、园区光伏项目可以以“节能项目”身份对接财政资金和信贷支持,特别是在钢铁、有色等高耗能行业,光伏+储能的组合将成为标准配置。对储能而言,虽然政策没明确点名,但“支持供热、算力等基础设施改造”的提法,释放出储能在削峰填谷、负荷调节等方面被视为“节能基础设施”的信号,未来不仅靠电价差盈利,还可以获得财政补贴支持。而虚拟电厂则将承担起“节能中枢”的角色——通过聚合光伏、储能、可调负荷等资源,帮助园区或产业集群整体优化能耗结构、参与电力调度,其作为“数字节能平台”的地位将进一步上升。总体看,这项政策正推动节能降碳从单一设备更新走向系统级优化,而光伏、储能、虚拟电厂正是其中的核心抓手。
附件:《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