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新能源汽车安全,不该以生命为代价
创始人
2025-10-18 17:03:08

导语

上市两年的小米汽车成为行业安全的最大助力。

关于新能源汽车,多方报道都是一次汽车工业史上的弯道超车,从核心技术上来讲,自主品牌确实走到了行业前列,但是面对快节奏的市场变化,走得更快的国产新能源汽车,也暴露出更多的问题和乱象。

汽车作为交通工具诞生已经超过140年,而与之对应的安全研发也进行了140年,在不断地研发中,现代汽车相比1885年的汽车安全性提升了数百倍。

然而面对复杂的现实情况,即使数百项技术汇集,也无法完全解决车辆安全问题。

作为新能源汽车,就更是如此,特别是在追求更大动力和更快速度的背景下,安全性的提升要更加困难。

10月13日凌晨,一辆小米SU7 Ultra在成都街头发生了事故,造成驾驶员死亡的惨痛后果,根据警方发布的通告,驾驶员涉嫌驾驶,是导致本次事故的主要因素。

同时根据网传信息,该驾驶员还涉嫌超速行驶等违法行为,可以说造成其死亡的主要责任在驾驶员本身。

但是,根据现场视频,却暴露出小米SU7在车辆安全设计上的一些问题,现场救援的热心市民回忆,事发时车门无法打开,且电池包迅速发生起火,导致无法有效得对驾驶员进行救援。

碰撞起火和无法开门两个关键点,让人又再次联想起今年3月29日安徽铜陵高速上小米SU7发生车祸,造成三人死亡的严重事故,当时的车祸也同样存在碰撞后爆燃和车门锁死无法打开的问题。

电池安全和电子式门把手的设计再度成为关注的焦点,毕竟到目前为止,铜陵3.29事故依然没有官方的调查结论,仅有一份事故通报,对很多关键性问题并没有做出回应。

针对当时事故发生之后,相关部门在一个月内下发了多项指导意见,首先就是影响整个新能源行业的动力电池新国标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将“不起火、不爆炸”作为强制性要求进行规范。

虽然该标准在2026年7月1日才开始执行,但是车企为了让消费者放心,在发布会等多个公开场合都保证目前生产的新能源汽车都满足新的动力电池标准。

然而,为何在本次事故中依然会有动力电池自燃的问题存在呢,这是消费者在车企宣传下对于新规范的一种错误认知,也是车企在宣传中的一种不严谨产生的误导。

根据GB38031-2025中新增的碰撞测试,试验是采用质量为10kg,直径为30mm的半球形钢体以150J的能量撞击电池包,换算下来撞击速度也只有20km/h,而实际场景中要形成150J能量的撞击速度近乎静止。

以本次事故的小米SU7 Ultra为例,其整备质量为2360kg,只要开起来之后速度超过1.28km/h,任何轻微的底盘剐蹭都会超过国标的要求,也就是说一标准远远低于日常使用情况。

而在车企宣传中只简单的解释为碰撞不起火、不爆炸,并没有向用户解释清楚是怎样的工况下,存在误导消费者的认知。

对小米汽车来说,在SU7 Ultra的发布会上曾经展示过其特有的电池包底部"防弹涂层",还用一颗西瓜进行了试验演示,从六层楼下落没有任何问题。

但简单的计算发现,假设是一颗质量为10kg的西瓜,其产生的能量也只有1764J,确实是10倍于国标,但是放在车重超过2000kg的汽车上,换算下来的速度也只有4.4km/h,远低于实际工况,更不要说西瓜的球形结构带来的强度提升。

也就是说新国标虽然对电池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标准对于实际使用来说还是差异巨大,还是需要回归于传统的整车碰撞测试,来提升整车的安全性。

另一个争议点——门把手,则是整个行业都需要解决的问题。

9月24日工信部发布了《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计划于2027年1月1日起实施,其中强制规定了“每个车门应配置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车门外把手”。

但是未来的规范不能限制当下的问题,关于门把手的争议其实和新能源汽车的长期发展怪相相关,从隐形门把手被汽车设计所采纳以来,新能源汽车企业将其标榜为技术的进步。

隐形门把手的设计甚至被称为汽车设计上的iPhone 4时刻,隐藏于车身的门把手设计被视为科技进步和豪华的象征,也成为多数消费者的普遍认知,通过汽车门把手的设计制造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的对立。

根据中保研数据显示,配备电子门把手的车型在侧面碰撞中车门弹出成功率仅67%,远低于机械门把手的98%,可以说电子门把手在安全性上存在着先天的弱势。

当然,采用隐形门把手并不意味着不能保证安全,问题在于是否提供了相应的安全兜底措施,根据网上博主对小米SU7 Ultra的门把手拆解,发现其外门把手仅由一个微动开关控制,无任何机械结构,一旦车辆电路中断,是无法从车外打开车门。

在本次车祸前,就有小米SU7 Ultra用户在网上发布视频,讲述发生碰撞后,车门无法从外侧打开的现象。小米关于车门的机械释放结构也只在车门内部角落设计,一旦发生重大事故,驾驶员失去意识后,将极大地影响事故救援。

对于新能汽车相关的安全问题,近年来发生了不少事故,此前因为误用辅助驾驶导致的事故在小米之后得到了部分遏制,特别是在车企的宣传中不再有夸大的内容,但在实际使用中依然存在着滥用辅助驾驶的问题。

例如在国庆期间登上热搜的知名汽车博主车祸事件,近日就有爆料称该博主在当时使用了辅助驾驶功能,但因为不熟悉系统而引发了事故。

从单一的事件来看,因为小米汽车天生的自带流量,所以导致每一次事故都被互联网放大关注,也产生了各种跟风的内容,但是靠着流量火起来的小米汽车必也只能正视这样的关注,对于问题不回避。

同时,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也需要通过行业自律来提高安全的标准,为消费者安全负起应有的责任,行业的进步应该靠的是自律,而不是一次次友商登上热搜后的亡羊补牢。

如今小米集团因为车祸风波,已经导致股价连续两日下跌,市值缩水,而雷军个人的抖音帐号也在持续掉粉,流量已经开始反噬小米汽车。

但,不只是小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改革 山西三... 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提出7条改革举措和10条配套措...
张家口一风电叶片运输途中与客运... 11月15日下午,河北张家口市一辆大巴车与一辆运输风力发电桨叶的大货车发生事故,大巴车车头及一侧车窗...
俄称扎波罗热地区能源设施遭袭 ...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当地时间11月15日,俄方任命的扎波罗热地区负责人巴利茨基在社交媒体平...
2025东南亚绿色能源应用技术... 近日,为期15天的2025东南亚绿色能源应用技术培训班在昆明理工大学开班。来自泰国、缅甸、菲律宾、印...
助巡检员节省一半时间 电力巡检... 【深圳商报讯】(记者 罗凯燕)在第二十七届高交会上,综合能源央企华润电力携智慧化运营核心成果亮相5号...
河南新添新能源汽车领域 国家级... 本报讯(记者 李爱琴)11月15日 记者从省市场监管局获悉,我省申报的国家计量人才实训中心(新能源汽...
每周股票复盘:云煤能源(600... 截至2025年11月14日收盘,云煤能源(600792)报收于5.36元,较上周的4.63元上涨15...
每周股票复盘:安孚科技(603... 截至2025年11月14日收盘,安孚科技(603031)报收于40.28元,较上周的40.86元下跌...
每周股票复盘:三峡能源(600... 截至2025年11月14日收盘,三峡能源(600905)报收于4.28元,较上周的4.32元下跌0....
锚定高标准落实 谋划新发展格局   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11月13日,中国水利电力物资上海有限公司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