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天下财经》)这段时间,正值浙江舟山登步岛养殖的青蟹捕捞上市的黄金期,这也是岛内渔光互补光伏项目投产后鱼塘养殖的首批青蟹。渔光互补是将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的综合利用模式,实现了水上发电、水下养殖,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据了解,最大的单只青蟹重量超过了2斤。
总台记者 胡浩然:浙江舟山登步岛上的一块养殖塘中,6名养殖工人正在捕捞青蟹。平均每只青蟹的重量基本在七两至一斤。岸上的两个蟹筐中堆满100多斤螃蟹,是今天一早上的收获。工作人员会在现场把捕捞上来的螃蟹进行绑扎作业,打包装箱后通过冷链运输的方式运往全国各地。负责人表示,在今年“十一”假期期间,他们已经运输了6000多斤青蟹。预计今年产量将突破4万斤。
记者发现,在鱼塘上方是大面积连片的光伏组件,这是国家能源集团在浙江舟山登步岛打造的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在33块总面积约56万平方米的养殖塘上方搭建了12991块光伏组件。一期项目接入国家电网后,年输送电量约0.85亿千瓦时,减少6.91万吨碳排放。
渔光互补支架跨度非常大,长达22.5米,是常规渔光互补支架跨度的三倍以上,光伏板距离水面的高度达到了3.5米,这样做的目的是给塘中的生物提供更大、更宽敞、更舒适的生长和繁殖空间,同时也有利于养殖人员在塘中自由地通行。
在三个试验的养殖塘当中,目前养殖生物的存活率已经提高了5%以上,在节约人力成本的同时,劳动效率还提高了50%。智慧养殖让小岛渔业重新焕发生机。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王昕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