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过后,江苏宿迁阴雨连绵。作为江苏重要的农业大市,宿迁今年水稻种植面积达358.1万亩。连绵阴雨中,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秋粮抢收抢烘攻坚战全面展开。
宿豫区关庙区域性综合农业服务中心占地28.1亩,配备了智能化育秧流水线、粮食电烘干系统及112台(套)各类农业机械,不仅是集育种、田间管理、收割烘干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更是宿迁首个投运的“光储用”一体化低碳农业园区。
步入烘干区,热浪裹挟稻香扑面而来,机器轰鸣声与车辆鸣笛声此起彼伏。控制室内,技术负责人龚坤紧盯屏幕上跳动的数据,“今年雨水多,刚收的稻谷水分普遍达30%,但收购标准是14.5%,必须烘干达标。”他身后的六组空气能电烘干机正全速运转,每仓装载30吨稻谷,烘干需20小时,“从10月9日起,我们24小时轮班,机器从未停转。”
“粮食烘干温度很关键,超过60摄氏度稻谷就会‘炸腰’,加工成大米全是碎的,一点差错都不能有。”宿豫区关庙区域性综合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刘金锁说,从9日开始平均每天烘干用电达7000千瓦时,当地电力工人及时处理设备老化、接线松动等问题,保障烘干设备稳定运转。
国网宿迁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王鹏翔介绍,宿迁共有粮食烘干点432个,烘干机1347台,该公司近期加大烘干中心用电安全检查频次,累计出动960人次,协助完成隐患整改32处,全力保障当前秋粮抢收抢烘工作。
截至目前,宿迁全市500.14万亩秋熟粮油作物已收获124.79万亩,进度达24.95%。
内容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