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国网仙游县供电公司的爱心助学行动已走过28个春秋。从1998年捐建第一所电力希望小学起步,到如今通过创新发起“光合计划”关爱青少年服务项目,联动14家单位构建社会共治模式,将单一助学升级为“思想引领、关心关爱、帮扶帮教”一体化服务,该公司始终以电力人的责任与担当,为乡村青少年成长注入“光与热”,在莆阳大地上奏响了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新乐章。
廿八载助学接力,电力温情满校园
回溯至1998年,国网福建电力在仙游县菜溪乡播下了第一颗爱心种子——捐建全县第一所电力希望小学——“菜溪电力希望小学”。彼时,乡村学校面临“教室漏雨、课桌破旧”的困境,供电公司的介入成为改变的开端。
28年来,国网仙游县供电公司秉持“电力爱心助学”情怀,一任接着一任深耕公益。帮扶从最初捐赠课桌椅、教学设备等硬件设施,逐步延伸至师资培训、信息化建设支持;每年儿童节、教师节等节点,供电人员还会定期组织“电力义修哥”共产党员服务队入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娱慰问活动,与山区师生形成了多年不变的“温暖约定”。
截至2025年,该公司已累计资助2000余名学生,其中200余名受助学子通过结对帮扶考入高校,“电力助学”的成果实实在在落地生根。正如在菜溪电力希望小学任教多年的老教师所言:“现在学校不仅建了标准化教室,还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供电人员的帮扶从未停下脚步。”
一站式光合发力,多元守护向未来
随着时代发展,青少年需求日益多元,单一的助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全面成长需求。2025年,国网仙游县供电公司开启爱心帮扶“升级版”——与仙游县委政法委、团县委牵头发起,联合县委宣传部等14家单位共同实施“光合计划”关爱青少年服务项目,将电力人的“单打独斗”转变为多部门协同的“社会共治”。
“光合计划”以“预未组织联建、阵地资源联享、急难愁盼联办”为原则,探索“预、审、防、教、帮”一体化工作模式,通过“寻光(思想引领)”“聚光(关心关爱)”“逐光(帮扶帮教)”三大项目模块,全方位守护未成年人成长。
项目启动至今,已开展“防触电、防拐骗、防欺凌”系列“电力爱心课堂”等活动10余场,受益学生达1432人次;同时通过“云课堂”将安全知识延伸至留守儿童家庭,实现教育覆盖“零死角”。此前规划打造的“光合计划”青少年服务驿站已于近期完工,内设心理咨询、沙盘治疗等功能区,可提供“一站式”诉求服务,让电力驿站成为群众触手可及的“幸福驿站”。
网格式服务靠前,贴心守护无死角
为让关爱服务更贴近青少年生活,国网仙游县供电公司大力践行央企社会担当,将电力服务优势与青少年保护需求深度结合,依托“一心双链、千格万众”的卓越供电服务体系,安排50余名供电网格员化身“爱心守护者”,凭借“属地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将“青少年服务热线”电话植入全县30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公告栏、班级群。
这一举措让学生遇到用电问题时能“一键直达”,彻底改变了过去“被动等待求助”的模式,实现了“主动靠前守护”的转变,让电力服务的温暖渗透到青少年成长的每一个角落。
2025年10月21日,仙游县“光合计划”青少年服务驿站在国网仙游县供电公司营销工区正式揭牌。仙游县委副书记沈国林,县委政法委、团县委等14家单位代表、教师、学生及媒体记者共同见证这一时刻,标志着国网仙游县供电公司的青少年公益事业,正式从“点亮希望”的单点发力,迈入“守护成长”的社会共治新阶段。
下一步,国网仙游县供电公司将继续携手“光合计划”联盟单位,以共产党员服务队特色服务为抓手,持续深化“预、审、防、教、帮”一体化模式,让电力的“光明”与社会的“关爱”同行,为仙游县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施婉婷、陈超、徐海丰、肖晓明)